英伟达供韩26万GPU,助力韩国AI产业提速
快速阅读: 英伟达承诺向韩国提供26万个最新GPU,缓解当地AI产业短缺,助力政府及私营部门推进AI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英伟达承诺提供26万个最新一代图形处理单元,预计这将缓解韩国人工智能产业面临的严重短缺问题。这批供应有望为政府主导的项目注入活力,包括国家主权人工智能计划,并推动私营部门的人工智能开发,提升韩国在该领域的竞争力。目前,全球范围内英伟达的GPU供不应求,每单位价格约为1亿韩元,即使下单后,买家通常也要等待数月才能收到货。这种短缺反映了生产有限以及科技巨头如OpenAI、谷歌和亚马逊的大规模采购。美国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也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紧张。
长期以来,韩国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的投资不足,导致了严重的GPU短缺。政府机构、大学和公司缺乏进行人工智能研究和开发所需的计算资源,引发了人们对韩国在先进行业竞争力可能下降的担忧。截至2023年底,韩国公共和私营部门持有的GPU总量仅为约2000个,远少于主要全球科技公司的数万数量。总体而言,政府和国内企业拥有的计算能力仍不及单一外国科技巨头。
分析人士认为,韩国错过了基础模型竞赛的第一波浪潮,而当前阶段,当人工智能扩展到物理应用和推理任务(如机器人技术、自动驾驶和高级医疗)时,代表了一个重新获得全球领导地位的狭窄窗口。包括英伟达GPU在内的AI芯片正在推动第二波繁荣,因为系统开始执行高级推理和决策。
大规模的GPU交付给韩国带来了加速其人工智能努力的机会。官员和行业观察者表示,旨在将韩国定位在美国和中国之列的主权人工智能计划预计将获得动力。8月份,政府选择了包括Naver、Upstage、SK Telecom、NC AI和LG AI研究所在内的五支团队,以开发独立的基础模型。此外,GPU的增加也有望惠及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内存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向韩国供应的Blackwell GPU使用了高带宽内存,包括这两家公司生产的HBM3E。还有可能扩大对英伟达下一代Rubin GPU的HBM4供应。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