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无人机战引领机器人军事革命
快速阅读: 乌克兰利用无人机创新作战,形成机器人军队,改变战场格局,影响北约军事策略发展。
乌克兰军队第一人称无人机视频吸引了数百万观众,但这些画面只是揭示了正在重塑联合作战的机器人革命的一个狭小视角。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RUSI)陆战高级研究员杰克·沃特林在其新论文中写道,空中和地面机器人系统在多种互支持角色中正促成真正的机器人军队。该论文追溯了乌克兰机器人作战理论从简单的目标定位到飞行和爬行机器人协同行动的发展历程。
沃特林指出,这一转变源于必要性。“华盛顿的政治发展中断了军事技术援助的提供,打乱了乌克兰与其国际伙伴共同规划装备其部队的能力。因此,乌克兰加倍投入一种能取得成果且受其控制的方法:无人机。”他写道,“两个专门的无人机团和两个非标准旅的乌克兰武装部队正在开创新型装备的使用,如空中和地面无人机。”
沃特林还提到,双方广泛使用无人机导致了对战场的新理解。乌克兰和俄罗斯前线部队通常被约15公里的土地隔开,这片土地因大量武装无人机的存在而几乎无法通行。乌克兰战争策划者称这片区域为“灰色地带”或“争议地带”。(美国海军陆战队称之为“近距”。)其后是“中间地带”,大约15公里,这里是部队集结武器、传感器和干扰器的地方。再往后是“纵深地带”,这里设有无人机工厂、后勤中心和“目前虽不能影响争议地带但未来可能发挥作用的系统”。
夺取灰色地带的关键在于将敌方在中间地带的力量孤立。因此,乌克兰军队学会了使用无人机布设地雷和陷阱,以延缓敌方的增援和补给行动。“这主要通过轰炸无人机完成,随后由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持续执行阻截任务,阻止企图步行或轻型越野车移动设备的行为。”沃特林写道。
一旦俄罗斯军队被孤立,乌克兰便可以发动攻击。在此过程中,乌克兰在机器人使用上也领先于俄罗斯。“乌克兰军队认为,理想情况下,应使用安装有武器的无人地面车辆(UGV),因为它们从准备好的战斗位置外持续射击,使得对方容易受到打击。”他写道。
进入新领地的部队需要新的补给,特别是用于加固新阵地的材料。在这方面,缺乏俄罗斯大型后勤编队的乌克兰军队也学会了依赖机器人。“用于搭建带顶盖阵地的设备和材料可以通过无人机和无人地面车辆运送给单位。无人地面车辆在乌克兰的补给中占据重要地位。”沃特林写道。
北约的启示
这些成就对北约也有启示作用。据参加GLOBSEC组织的最近一次政府官员和民间技术专家虚拟会议的几位人士透露,美国和其他欧洲军队正在围绕乌克兰的经验开发新的战斗机器人概念。北约和乌克兰最近测试了对抗无人机的新方法。这项工作由北约联合分析、训练和教育中心牵头,“旨在保持联盟处于技术前沿并支持乌克兰。”一位北约官员表示。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