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华推出 Chunmoo 3.0:集侦察打击于一体的岸基反舰系统
快速阅读: 韩华在ADEX展会上展示K239火箭系统的升级版Chunmoo 3.0,新增L-PGW巡飞弹和反舰能力,提升自主侦察、打击精度及海岸防御效能,支持快速部署和隐蔽操作,适应多国军事需求。
系统的核心仍然是K239,这是一种于2015年服役的轮式移动模块化多管火箭系统,研发始于2009年。发射装置采用8×8底盘,由三人操作,携带两个密封舱,可装载多种弹药。现有选项包括每舱36枚无制导131毫米火箭、每舱12枚与M270系列兼容的227毫米火箭、射程约80公里的239毫米制导火箭,以及射程近290公里的600毫米战术火箭。这种双舱设计不仅提高了操作性,还允许混合装载,从而根据所需效果实现混合齐射。
在ADEX展会上突出的新功能是集成了从专用导弹发射的巡飞弹,该能力被标识为L-PGW,这是韩华正在为Chunmoo家族开发的功能。这一方法将侦察、跟踪和最终打击集成在同一发射器上,使炮兵单位成为自主侦察火力节点。这些公告与韩华过去一年的沟通相一致,旨在使Chunmoo 3.0成为一个陆基传感器射手,能够生成有机ISR并执行时间敏感打击。
现在公开呈现的另一个元素是反舰能力。2024年,韩华展示了专为K239设计的反舰弹道导弹,用于海岸防御和海上拒止。公司关于飞行参数和战斗部细节的信息有限,但其能力信息明确:增加一种从岸上发射的反舰武器到制导陆地火箭中,赋予地面部队从8×8卡车发射的可信海对陆效应。这进一步完善了3.0的逻辑,通过向成熟的陆基发射器添加海事任务来完成。
韩华为支持这一概念发布的材料、计算机生成图像和宣传片强调了一个统一的序列:针对陆地目标或水面舰艇在短中距离内的探测、识别、打击和战损评估。视频显示L-PGW从同一载具发射,充当传感器射手辅助,随后利用更新的轨迹到达最佳瞄准点的制导射击。公司还强调了数字火控站、射击后快速转移以减少暴露于反炮兵火力的风险,以及制导火箭的互换战斗部,包括高爆、空爆、穿甲和多效负载。
战术上,Chunmoo 3.0旨在压缩杀伤链。一个使用L-PGW的炮兵连可以接近目标,在EMCON条件下生成自己的ISR,用有机BDA验证效果,如果需要,几乎可以立即触发补充的239毫米齐射。这种姿态减少了对稀缺MALE或HALE飞行的依赖,减轻了战区ISR网络的需求;同时限制了发射器的暴露,因为巡飞弹在终端阶段执行任务时,发射器可以保持隐蔽。整合到COP中,这对感知和打击支持机械化部队的推进或在SAM威胁下开辟走廊至关重要,通过在主齐射前中和炮兵雷达或指挥控制节点。对于海岸防御,增加类似ASBM的CTM ASBM为地面部队提供了一层移动的海上拒止,限制了对方海军在近海区域的活动。
波兰Homar K的经验展示了这一架构的工业成熟度和出口兴趣。华沙将发射器安装在Jelcz 8×8底盘上,连接到Topaz火控系统,并已在2023-2024年接收了多批次,支持北约对多口径舱室适应国家C2需求的本地工业化和加速生产。除了设计外,BITD和补偿模式也很明显:一个模块化、可本地化、互操作的发射器,适合快速纳入盟军的海图或共同作战图。
系统的协调性是其实现军事价值的条件。数据链路必须在发射器、LPGW和上级梯队之间传输轨迹和权限而不饱和网络,而火控软件必须将无人机衍生的轨迹整合到可用于炮兵节奏的COP中。在单位层面,炮兵连将管理混合格斗弹药、巡飞矢量和无制导火箭的库存,支持现在包括传感器、链接和测试设备。训练需要澄清在跨边界射击期间的无人机所有权,并在L-PGW在友方炮兵扇区内操作时解除走廊冲突。
随着精确打击市场正在重塑,ADEX 2025 确认了韩国的出口雄心及 K 防务生态系统在欧洲和印太地区的市场份额追求。Chunmoo 3.0 具备有机 ISR、制导打击和反舰弹道导弹运用能力,提供了一种不依赖航空或远程巡航导弹的可扩展选项,用于反炮兵、阻截和沿海防御。对于波兰已经开发出 Homar K 系列的欧洲,本地组装和扩大补偿的路径已规划好。对于日本、澳大利亚和土耳其而言,陆基发射器具备岸基海上拒止效果和有机消耗型传感器,将调整区域安全平衡,并对未来竞争产生影响。
撰稿人:Erwan Halna du Fretay – 国防分析师,陆军识别集团
Erwan Halna du Fretay 拥有国际关系硕士学位,研究领域涉及冲突和全球军火转让。他的研究兴趣集中在安全和战略研究,尤其是防务工业动态、军事技术发展及武装部队的战略转型。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