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未来五年科技自立,重点发展芯片与AI
快速阅读: 中国最高领导人规划2026至2030年第15个五年计划,聚焦科技自立和创新驱动,尤其在半导体、AI领域加大投入,目标克服技术瓶颈,提升国际竞争力。
本周,中国最高领导人在北京召开高级政治会议,规划从2026年至2030年的下一个五年计划。会议期间,中国旨在实现科技自立,发展创新驱动产业及“关键核心技术”。会后发布的公报指出,这是中国的第15个五年计划,预计明年年初公布。
中国科技部长阴和军在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政府将加大对先进半导体技术、人工智能(AI)和基础研究的支持。研究人员称,此举是中国努力克服技术瓶颈的一部分。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员黄宝荣认为,未来五年,中国将增加科学相关投资,这可能有助于抵消美国政府预期的科研预算削减,尤其是在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影响。
过去二十年间,中国的研发支出急剧增长。去年,中国研发投入超过3.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5050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8.9%,相比2009年增加了六倍。中国政府是全球最大的研发资金投入者。
中国的五年计划是一份全面的政策蓝图,旨在指导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该计划为各级政府设计短期至中期政策提供指南。
芯片独立
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家胡广州表示,解决先进半导体制造的技术瓶颈可能会投入大量资源。
半导体芯片是电子设备、重要基础设施和军事系统的核心,中美之间的“科技战”正围绕这一领域展开。美国以国家安全风险为由,阻断了中国直接和间接获取其先进芯片及相关技术和工具的途径。
中国科学家认为,现在到2035年间对于实现芯片自主至关重要。“我们有望通过未来五到十年的努力,在芯片领域超越西方。”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杜强上周在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采访时说。
人工智能重点
先进芯片为另一个将在第15个五年计划中占据重要位置的行业——人工智能奠定了基础。“作为近年来最具变革性的通用技术之一,人工智能无疑将继续获得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胡广州说。
阴和军表示,政府计划制定人工智能的顶层政策框架,重点关注新模型和先进计算芯片的发展。
德国曼海姆欧洲经济研究中心创新经济学家菲利普·波音表示,中国正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模型和应用融入经济。今年8月,中国启动了“AI+”行动,旨在加速人工智能与关键领域的深度融合,直至2035年。这一战略与美国有所不同,后者同样寻求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导者。“在美国,企业希望拥有最好的人工智能模型。”波音补充说,人形机器人、6G通信和清洁技术也预计将成为第15个五年计划的重点。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