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怪物坦克”能否重夺战场优势?无人机挑战不断
快速阅读: 乌克兰冲突中,坦克装备新型“恐惧”装甲,抵御FPV无人机攻击。俄罗斯与乌克兰相继采用此技术,但熟练的FPV操作员仍能找到坦克弱点,多次打击后可摧毁。
俄罗斯国防部的消息显示,乌克兰冲突中的坦克正逐渐变成“钢刺猬”。这一轮自制装甲升级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所谓的“恐惧”装甲,其特征是坦克上布满了金属杆或尖刺。这种设计最初出现在俄罗斯坦克上,现在乌克兰也开始了复制。
“对于那些嘲笑装甲车辆,尤其是乌龟坦克,认为无人机是奇迹武器,使得装甲变得过时的人,看看摧毁一辆防护良好的坦克所需消耗的FPV数量吧。”上周,开源情报分析师Jonpy在推特/X上写道,并附上了一段视频,展示了一辆俄罗斯坦克在遭受多次FPV打击后才被摧毁的场景。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庆祝坦克重新成为战场上的主宰。“FPV对任何形式的装甲车辆都有效,只要能够击中关键部位。”乌克兰国民警卫队的台风无人机部队指挥官Michael在接受采访时说,“你需要一位熟练的操作员,能够完全控制无人机并识别装甲的脆弱点。”
事实证明,即使是这些巨大的“刺猬”也能被阻止——前提是无人机操作员知道如何做到这一点。
### 坦克进化:从防笼到乌龟坦克
在2022年入侵开始时,俄罗斯坦克装备了被称为“防笼”或“烧烤架”的框架,但这些装置效果不佳。携带改装RPG弹头的FPV(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摧毁了大量装甲车辆,经常引发壮观的爆炸,因为储存在车内的弹药被引爆。
西方坦克对FPV的抵抗能力更强。即使车辆被摧毁,设计用于保护乘员的设计通常意味着乘员能够安全撤离。例如,一辆乌克兰豹1坦克在遭受八次打击后才被瘫痪,乘员成功撤离,之后又用了三次FPV才将其彻底摧毁。另一事件中,一辆美国提供的艾布拉姆斯坦克在至少六次FPV打击后才停止移动,乘员未受伤。
“它们显然击中了发动机,”该坦克指挥官告诉乌克兰媒体,“但当我们还在里面时,它们无法穿透炮塔或车身,尽管它们有足够的时间。”
这并非个例。据英国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RUSI)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适当的改装后,装甲可以在承受10至15次FPV打击的同时,只受到可修复的损伤。”(注意这里的“可以”,报告中提到的幸存者偏差可能导致被前几次FPV摧毁的车辆未被报道。)
常见的改装措施包括覆盖大量的反应装甲板,这些装甲板能有效地削弱FPV携带的成型装药弹头。需要多次在同一位置命中才能穿透,而且如果坦克幸存下来,这些装甲板可以轻松更换。
### 俄罗斯的“乌龟坦克”
俄罗斯人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到了2024年,他们开始部署覆盖完整装甲壳的“乌龟坦克”。这种坦克也被称为“棚屋”或“移动谷仓”,其设计主要适用于破障车辆,这类车辆在突击队伍前方推动排雷滚筒。乌龟壳虽然减少了视野并阻碍了炮塔旋转,但能吸收FPV的攻击。为了降低爆炸风险,这些坦克还减少了携带的弹药量。
“这是一种有意的权衡,”Michael说,“牺牲进攻能力以换取生存能力,将坦克转化为重型装甲的破城锤。”
Mike Moss在其网站The Armourer’s Bench上整理了一份详细的乌龟坦克变种及其战术用途目录。起初,只有炮击才能阻止这些乌龟坦克,但几个月内,随着操作员技术的提高,重复的FPV打击也能将其击毁。有些乌龟坦克甚至被轻易地摧毁。
### 怪物电影装甲
金属外壳被换成了突出的尖刺,这种设计更像是《疯狂麦克斯:狂暴之路》中的秃鹫部落车辆或《食人汽车》中标志性的带刺大众甲壳虫。
这些金属延伸部分非常实用:攻击的FPV会被刺穿、偏转或提前引爆,从而无法接近造成实质性损害。据报道,在7月发生的一起事件中,一辆俄罗斯“怪物坦克”在遭受近60次FPV攻击后才停止移动。这个数字在后续的讲述中被夸大到了“超过70次”FPV打击。俄罗斯支持者甚至声称,这辆怪物坦克经受住了110次FPV打击和几枚来自巴巴雅加重型轰炸机的炸弹。
其他几辆装备了类似“恐惧”装甲的俄罗斯车辆也被发现,但没有一辆能达到这次案例中的(尽管有限的)成功。一名俄罗斯坦克指挥官声称他的升级版车辆在遭受27次FPV打击后仍能继续移动,但这无法得到证实。
### 打击坦克,步步为营
尽管如此,坦克的防御能力仍在不断提高,而FPV操作员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这场高科技战争中的攻防较量仍在持续。
迈克尔确认,即使未改装的俄罗斯坦克也常常需要多次打击才能摧毁。“在大多数情况下,摧毁一辆装甲车需要几次FPV(固定翼无人飞行器)打击。”迈克尔说,“过程通常分为几个阶段:首先需要让重型装甲停止移动,然后将其摧毁。”
乌克兰操作员预计会使用大量FPV。
全球影像乌克兰通过Getty Images
有时这可能需要很多次打击。“20多次打击代表了对重防护车辆及主动防御措施的极端情况,但对于单个装甲目标来说,需要多次FPV打击是常态而非例外。”迈克尔说。
对于FPV操作员而言,首要问题是突破干扰。“挑战在于拥有适合前线特定区域的正确设备,以获得清晰的视野——无人机需在适当的频率上运行,以便控制和视频传输,绕过局部干扰。”迈克尔说。即使使用不受干扰影响的光纤无人机,天气条件、炮火和其他无人机等因素也意味着命中并非百分之百保证。
尽管瞄准履带似乎是阻止坦克的显而易见的方法,但迈克尔表示,这很少是首选方案。“由于干扰和地面效应导致视线不清,难以看到具体的部件如轮子或履带。此外,这些是移动的目标,需要极高的精度。”迈克尔说,“轮子和履带通常有额外的装甲或橡胶侧裙保护,以防止移动能力丧失。因此,操作员通常瞄准车辆较高处的较大且更明显的目标——那里有更好的视频清晰度,更有机会造成实质性损害。”
典型的FPV携带4到8磅的有效载荷,远小于炮弹或‘标枪’反坦克导弹20磅的弹头。一些评论员认为FPV不够大,无法对付重装甲坦克,但迈克尔不同意这一观点。“关键不在于弹头大小,而在于精确度和穿透力。”迈克尔说,“即使是较小的弹头,在熟练的操作员正确放置的情况下也能造成毁灭性打击,尤其是当他们知道装甲最薄的位置时。”
FPV被刺猬装甲扩展装置捕获
乌克兰国防部
这个问题出现在巨型坦克上:FPV操作员难以识别弱点位置。他们从未遇到过这种类型的装甲,许多无人机因试图突破密集的刺状物而被浪费。这些被毁的无人机在视频中可见。
坦克的发展趋势是全身覆盖金属延伸物,形成一层云状屏障,使无人机无法穿透。但这并不意味着FPV的终结。
EFP:远程打击。
布赖恩·戴维斯,美国公司Kraken Kinetics的首席执行官,专门研究小型无人机的弹药,他表示,这种可怕的装甲之所以有效,是因为目前FPV携带的是一种称为锥形装药或HEAT(高爆反坦克)的弹头。这种弹头爆炸时会产生一股高速金属射流,其威力足以穿透钢铁,但很快就会失去焦点,需要在精确的距离引爆。
俄罗斯附加装甲,使无人机保持距离,使锥形装药弹头失效
俄罗斯国防部
“锥形装药射流需要接近理想的距离。”戴维斯说,“如果距离不合适,射流会拉伸断裂成颗粒,失去穿透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让RPG弹头在几英尺外爆炸能大大降低其穿透装甲的能力。另一种设计,称为爆炸成型弹丸或EFP,可以从更远的距离有效打击目标。它发射的是一个气动金属弹丸,而不是射流。
EFP形成
空军研究实验室
“EFP更适合对抗装有笼子、网或其他防近距障碍的车辆。”戴维斯说,“EFP形成连贯的弹丸,能够容忍可变的距离。”
EFP已在乌克兰用于诸如Bonus炮弹等武器中。这种炮弹会释放子弹药,检测装甲车辆并从数百英尺高空向其发射EFP,穿透其较薄的顶部装甲。
Kraken已经为美军生产了适用于无人机的小型EFP弹药。这种弹药配有智能‘高度爆炸’传感器,当接近目标时会引爆弹头,相当于发射了一颗巨大的子弹,能够穿透网、笼、杆或金属壳。
如果刺猬装甲变得流行,可以预期EFP弹药将很快随之出现。就目前而言,现有的FPV弹头对所遇到的目标仍然非常有效。
“目前,坦克已成为相对罕见的目标,因为俄罗斯战术的变化。”迈克尔说,“转向以步兵为中心的战术意味着我们的大多数FPV行动现在针对的是轻型车辆和人员。”
正如乌克兰无人驾驶部队的数据所示,绝大多数FPV用于对付步兵和其他无装甲目标,即使是4磅的弹头也可能过大。
迈克尔表示:“当坦克出现时,通常是在步兵侦察失败后,作为集中突破尝试的一部分,这使得它们成为高优先级目标,吸引了多位无人机操作员的注意。”即使需要20个FPV才能摧毁一辆坦克,由于操作员众多,且每个FPV成本仅为500美元并大量生产,附加装甲也只能提供几分钟的额外时间。这给乘员提供了逃生的机会,但并未改变坦克与无人机之间的平衡。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