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舰护航监视中国电子侦察船近海活动
快速阅读: 中国海军东调级电子情报船通过大隅海峡,收集日本及其盟友雷达及通信信号,具备拦截卫星下行链路和跟踪导弹能力,由旅洋III级驱逐舰护航,强化远程火力引导精度。
此次行动的核心是东调级电子情报船,这是中国海军在电子情报领域的主力。公开资料显示,该舰满载排水量约为6000吨,全长约130米,宽16米,航速接近20节。东调级装备有显著的球形雷达罩、卫星天线盘和线性天线阵列,用于捕捉广泛的通信和电子信号。此外,船上还设有直升机库和甲板空间,可搭载轻型直升机以扩大收集范围。其武器配置较为简单,通常配备轻型火炮用于自卫,突显了其非战斗情报、监视和侦察(ISR)角色。美国海军识别材料确认,东调级的不同变种分布于多个舰队,证实该级舰是中国海军的标准远洋监测和导弹遥测支援船。
东调级绘制了区域内的电子作战秩序图。从大隅海峡出发,它可以采样九州岛上的日本及其盟友的雷达模式、数据链路和防空站点的通信信号,以及海上自卫队警戒舰艇和过境菲律宾海的美军资产的相关信息。该船的大雷达罩表明其具备拦截卫星下行链路和跟踪弹道导弹测试的能力,使中国海军能够完善反制措施库并提高远程火力的引导精度。其低特征和长时间驻留能力使其成为理想的监视平台,在不越过法律红线的情况下,持续收集演习期间的信号。
旅洋III级驱逐舰提供保护。该型舰排水量约7000吨,配备有通用的64单元垂直发射系统,可以装载HHQ-9B区域防空导弹、YJ-18反舰巡航导弹、CJ-10陆攻武器和CY-5反潜火箭。旅洋III级还配备了346A型有源相控阵雷达、拖曳声纳和变深声纳、130毫米主炮及近程防御系统,形成一个多任务包,既能为电子情报船提供对抗飞机、潜艇和水面威胁的掩护,又能实施多层火力打击。战术上,这种搭配使东调级能够在信号密集区停留,而旅洋III级则担任护航和威慑角色,提供空中和反潜覆盖,并增加任何骚扰收集船的难度。
今年10月的这次通过符合中国惯常的做法,即通过日本海峡进入太平洋,将存在正常化至第一岛链以外,并针对盟军行动进行情报收集。联合参谋部的通报指出,海上自卫队进行了常规但坚定的监控,派出驱逐舰、导弹艇和P-1巡逻机保持接触并记录行动。这一时机与日本更加积极的姿态相吻合,包括2025年3月成立联合行动指挥部,深化与美国的整合,以及提高南西诸岛的战备状态。东京最新的公共评估也警告说,中国的快速军事扩张和持续的远海活动正在重塑东海和菲律宾海的安全格局,强化了对持久海上情报、监视和侦察及防空投资的需求。
北京通过此类行动有三个目标:首先,获取数据,靠近九州岛收集的信号有助于调整传感器和导弹,应对潜在的冲突情况。其次,传递信号,表明中国海军可以在不违反国际法的前提下自由穿越日本的狭窄水道。第三,实现常态化,频繁的通过行动削弱了这些水域仅由盟军控制的观念。对于日本而言,回应仍然是透明度和存在感,正如海上自卫队在10月18日至19日所做的那样,记录船只并公布收集到的信息。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