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推出新型多用途无人机母舰战舰
快速阅读: 新加坡推出新型多功能战舰首舰,作为无人系统母船,由ST工程公司建造,将取代现有导弹护卫舰,增强海军操作效能,预计2028至2029年服役。
新加坡——新加坡推出了新型多功能战舰的首艘,该战舰将作为无人系统的母船,同时也是其海军舰队中最大的船只。东南亚岛国的国防部长陈振声于周二在本地防务承包商ST工程公司的船厂主持了胜利级多角色战斗舰(MRCV)首舰的下水仪式。ST工程公司正在为新加坡共和国海军(RSN)建造这六艘战舰。
这些战舰将取代目前RSN运营的同等数量的导弹护卫舰,并沿用前者的名称。新加坡国防部在新闻稿中表示,MRCV是一种高端战斗舰,设计用于充当无人空中、水面及水下系统的母船,以执行海军行动并作为指挥舰。
新加坡海军MRCV项目的副主管吴永国上校在媒体问答环节中提到,新加坡并不希望简单地替换较小的导弹护卫舰,而是寻求一种利用无人技术的设计,能够适应未来的技术进步。“无人系统将在MRCV上部署,并协同工作以扩展舰船周围的监视能力,增加其操作效能,使得单艘MRCV能够在空中、水面和水下领域完成目前需要多艘有人驾驶舰船才能完成的任务。”他补充说。
在出席了海军总长以及新加坡高级军事官员和行业代表参加的下水仪式时,陈振声表示,新加坡经济高度依赖通过其繁忙港口的全球海上贸易,因此需要保护远离海岸的水域,因为其通信线路超出了沿海海军的使命范围。“新加坡将继续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合作,确保这一关键区域的海上航线对所有对该地区感兴趣的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者保持开放和可访问。”他还说道。
吴永国指出,为了提高MRCV的航海性能,选择更大尺寸的舰船是原因之一。MRCV基于丹麦奥登塞海事技术公司(OMT)的Iver Huitfeldt级和Absalon级护卫舰的船体设计,长150米,宽32米(约492英尺乘98英尺),排水量达8000吨,远大于即将替代的65米长、600吨重的导弹护卫舰。
国防部发布的另一份事实表显示,这些舰船将配备欧洲MBDA的Aster和Mica VL型地对空导弹、莱昂纳多斯特莱斯76毫米舰炮和两座安装有30毫米自动炮的拉斐尔Mk 30遥控武器站。Aster和Mica-VL导弹将从垂直发射单元储存和发射,仪式上展示的模型显示有32个这样的单元。舰船还设有一个直升机甲板,可以操作中型直升机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海鹰或两架无人机。
事实表还提到,舰船上配备的传感器包括泰雷兹多功能雷达、船体安装的声呐和萨弗兰光电系统。虽然吴永国没有透露具体型号,但据此前报道,泰雷兹雷达将是四面阵列的Sea Fire 3D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法国公司声称该雷达能执行海空搜索和火力控制任务。
MRCV还将装备地对地导弹,尽管吴永国未透露导弹系统名称或携带数量,但考虑到蓝箭由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IAI)和ST工程公司共同开发,并已被选中用于正在升级的新加坡无畏级护卫舰,这些导弹可能是蓝箭。在今天的仪式期间进行的舰内参观中,至少可以看到四个发射装置的安装点。
这些舰船还将安装瑞典萨博设计和制造的复合材料桥楼,由ST工程公司按照新加坡国防科技局的要求进行建造和系统集成。舰船具有高度模块化设计,任务舱可容纳多达八个标准20英尺集装箱,用于多种任务模块,如医疗设施或无人系统控制室。
新加坡预计于2028年或2029年初将胜利号交付给RSN服役。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