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银行借AI之力大幅削减运营成本
快速阅读: 尼日利亚银行业转向AI,提升运营效率并降低成本,AI技术应用于招聘、欺诈检测等领域,部分银行已实现显著效率提升,但人力资源领域应用仍相对滞后。
尼日利亚的金融服务业长期以来被视为保守且创新缓慢,但现在正转向人工智能(AI)以重塑其运营模式并降低成本。据菲利普斯咨询公司发布的《人才管理报告3.0》显示,传统银行通过整合AI和自动化技术,可将运营成本降低多达22%。
该报告指出,尼日利亚的银行正在招聘、欺诈检测、合规自动化和客户服务等多个领域部署AI技术。“银行正在试点AI在招聘、欺诈检测和合规自动化方面的应用,但人力资源领域的应用仍落后于面向客户的创新。”报告称。尽管客户参与度和安全性历来是数字投资的主要驱动力,但人力资源职能正在迎头赶上——尽管进展缓慢。
报告还提到,目前有34%的金融机构在招聘过程中使用AI,而19%的机构已引入AI支持的学习和发展计划,以扩大员工技能提升的规模。报告指出,诸如渣打银行和联邦银行等机构已经取得了可衡量的效率提升。“渣打银行已经实现了招聘流程的自动化,缩短了招聘时间并减少了行政负担,而联邦银行的人力资源聊天机器人现在可以处理常规的员工查询,提高了参与度并显著缩短了响应时间。”
报告强调,由AI驱动的自动化正直接转化为运营节省。马什与麦克伦南公司在2019年的一项基准研究中提到,传统银行通过采用AI最多可削减22%的总成本,这一数字与尼日利亚机构将数字系统集成到核心人力资源运营中所取得的初步成果相符。
从手动流程到预测模型,这一转型不仅限于成本优化。金融科技公司处于领先地位,利用预测工作模型来预见人员需求、识别技能差距并有效分配资源。传统银行也开始效仿,使用基于AI的分析来指导战略劳动力规划并提高生产力。通过利用机器学习来识别招聘瓶颈和预测员工流失,金融机构现在可以在问题影响绩效之前预见人才短缺。
这些预测工具还帮助人力资源部门优化招聘支出,完善保留策略,从而有效降低周转成本并提高招聘准确性。报告显示,37%的银行主要使用AI来提高运营效率,32%用于数据驱动的决策制定,11%用于成本优化。这表明,AI当前的作用主要是后端聚焦,旨在简化流程而非推动全面的劳动力转型。
虽然自动化正在取代一些传统角色,特别是涉及重复任务的角色,但报告强调,AI正在重塑工作,而不是抹去它们。国际劳工组织估计,到2030年,尼日利亚金融服务行业高达40%的任务可能实现自动化,尤其是那些由银行柜员、后台职员和呼叫中心代理执行的任务。然而,这一变革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机会。尼日利亚通信委员会报告称,对数据科学家、网络安全分析师、AI专家和客户体验经理等职位的需求每年增长35%,这些职位在十年前的传统银行业务结构中并不存在。
《人才管理报告》清晰地反映了这一双重性:尽管有24%的金融机构正在自动化或逐步淘汰某些岗位,但21%的机构报告称对新数字技能的需求增加,另有18%的机构正在积极重新设计岗位以整合人工智能驱动的责任。只有5%的机构将裁员归因于人工智能,这表明自动化更多用于再部署而非裁员。
弥合数字技能差距
尽管对人工智能的采用持乐观态度,《报告》警告说,数字技能差距的扩大可能会阻碍进展。金融行业中不到12%的员工具备人工智能、分析或网络安全的专业知识。此外,《人才报告》指出,仅有27%的员工具备在人工智能增强工作场所有效工作的数字技能。这种差距在职业生涯中期的专业人士中尤为明显,他们负责管理和确保人工智能系统的伦理部署。
《报告》解释说:“职业生涯中期的专业人士对于管理和优化人才管理中的人工智能应用至关重要,但他们通常缺乏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伦理和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的专门培训。”
为解决这一问题,银行优先考虑内部再培训而非外部招聘。约28%的机构现在为员工提供与其当前角色相关的AI培训,而23%的机构正在对员工进行新岗位的再培训。另有15%的机构正在重新设计岗位以包括人工智能责任。尼日利亚银行委员会呼吁实施国家再技能培训计划,为劳动力适应自动化需求做好准备。报告警告说,没有这一措施,“人工智能的采用可能无意中扩大了它旨在缩小的能力差距。”
实现全面人工智能集成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遗留基础设施继续阻碍转型,只有39%的尼日利亚银行采用了可扩展的云解决方案。《尼日利亚金融科技云采用白皮书(2023)》引用报告指出,监管瓶颈、数据安全担忧和层级管理结构是减缓进展的关键障碍。
文化抵触也起到了一定作用。“超过60%的金融行业员工在人工智能部署后表达了对工作保障的担忧。” 报告发现,这种焦虑往往源于较低的人工智能素养和不良的内部沟通。“领导层对人工智能的熟悉度低,减缓了高层及团队的采纳速度。”
然而,好处日益显现。在招聘方面,《人才报告》披露,26%的银行报告称候选人筛选时间加快,职位匹配改善,19%的银行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的评估提高了招聘准确性。在绩效管理方面,各机构开始使用人工智能减少偏见、自动化评估并提供实时反馈。
然而,发展应用仍不足。只有3%的组织利用人工智能推荐培训或辅导机会,这表明虽然效率有所提高,但人才成长和参与度落后。报告指出,“人工智能主要被视为后端支持工具,而非战略人力资源资产”,这一观点得到了人力资源主管的认同,他们认为人工智能的全部价值只有在其被整合到学习、领导力和绩效生态系统中时才会显现。
尽管普遍意识到这一点,但人力资源领域的全面人工智能集成仍然有限。“只有9%的机构报告称实现了组织范围内的采用,相比之下,21%的机构处于战略阶段,24%的机构仍在探索阶段。”此外,39%的银行表示其人工智能投资有限,反映出对创新采取谨慎、规避风险的态度。
报告指出:“金融服务行业正处于雄心与执行之间的夹缝。”许多银行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变革潜力,但在基础设施、技能和监管清晰度方面存在不足,难以将试点项目扩展为可持续模式。
从成本削减到价值创造
最终,《人才管理报告3.0》将人工智能定位为既是一种成本节约机制,也是战略增长的推动者。
除了提高运营效率外,该报告还提出人工智能是战略劳动力规划的工具,使银行能够将人才管道与未来需求相匹配,减少长期成本。
到2030年,报告预测全球金融服务行业通过人工智能可节省超过1万亿美元,尼日利亚的银行如果继续当前的发展轨迹,将对此作出重大贡献。
相关阅读:
银行分红声明提振股市信心
然而,实现这一潜力需要转变观念,从将人工智能视为技术项目转变为将其作为人力资源战略。
正如报告所述,“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才,而是重新定义人才。适应能力将成为新的才能货币。”
对于尼日利亚的银行而言,下一阶段的人工智能采用将依赖于在效率与同理心之间找到平衡。投资于人工智能素养、道德培训和数据透明度必须伴随自动化进程,以维持机构在数字时代的信任与包容。
“重塑你的人才战略。从小处着手,建立准备状态,嵌入敏捷性,规模化有效措施。关注以人为本的转型。”报告建议。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