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古尔曼锐评:M5 系列产品是苹果多年来最小的升级,AI 部门摇摇欲坠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0日    来源:szf
古尔曼锐评:M5 系列产品是苹果多年来最小的升级,AI 部门摇摇欲坠

快速阅读: 苹果本周发布新款14英寸MacBook Pro、iPad Pro及Vision Pro,主要更新为换装M5芯片,性能提升15%-20%,但实际使用差异不大,苹果低调上架新品。

IT之家 10 月 19 日消息,本周,苹果公司发布了新款 14 英寸 MacBook Pro、 iPad Pro 以及 Vision Pro,彭博社马克・古尔曼今晚发文,对此进行了总结和点评。

他认为,M5 系列这三款新品的更新是近年来最小的一次。从新产品的变化来看,所有三款产品都属于“芯片与出货”更新。也就是说,苹果仅仅更换了最新一代的处理器,并未加入其他实质性的改进。根据跑分数据,M5 较 M4 芯片性能提升了 15% 到 20%,但在实际使用中,用户难以感受到明显差异。

换句话说,如果你已经拥有 Vision Pro、M4 版 iPad Pro,或者自 M1 Pro 发布以来的 MacBook Pro,几乎没有任何必要升级至新产品(相比之下,去年的 iPad Pro 更新明显更为重要)。

古尔曼表示,苹果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才选择在当时时间周三早晨低调上架这三款产品,而并未像以往那样通过多天的发布活动、在线活动或媒体预热来大肆宣传新品。

实际上,古尔曼认为 iPhone 17 Pro Max 也是如此。“用得越多,就越觉得它和去年的 Pro Max 并没有太大区别。不过,它还是有一些不错的改进:电池续航时间略有提升(目前而言)、自拍相机大幅改进,以及全新的散热系统。” MacBook Pro 古尔曼认为,在这三款 M5 新品中,MacBook Pro 的更新幅度最小。除了 M5 芯片外,其他改进几乎对普通用户无关紧要:更好的内存带宽、稍微提高的固态硬盘存储速度,以及新增的 4TB 存储选项。

与苹果一贯的策略有所不同的是,配备 M5 Pro 和 M5 Max 芯片的高端 MacBook Pro 将于稍后发布,且这些版本的更新幅度也较为有限。古尔曼提到,如果你已经拥有 M1 Pro 或 M1 Max 芯片的 MacBook Pro,或许可以等到 M6 系列发布再进行升级,至少他就是这么干的。

不过,如果你当前使用的是 M1 版或 Intel 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或者正考虑转向 Mac,这款搭载 M5 芯片 MacBook Pro 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基准测试显示,MacBook Pro 中的 M5 芯片与 M1 Ultra 性能相当,后者曾是 Mac Studio 桌面版的顶级处理器。

此外,这款笔记本还配备了风冷散热系统,可以保证持续性能,这点相较于 MacBook Air 显得更重要。

与此同时,还有部分不想升级 Win11 的 Win10 用户,以及部分仍坚持使用旧版操作系统的用户可能会面临缺少安全更新和兼容性问题,或许会考虑尝试 Mac。

iPad Pro 与 MacBook Pro 类似,最新的 iPad Pro 升级也只是对 M5 芯片进行替换。新增的 N1 芯片组合支持 Wi-Fi 7 标准,同时还加入了苹果自研的 C1X 调制解调器。此外,苹果还增强了内存、提高了硬盘读写速度,并支持外接 120Hz 显示器。

然而,如果你使用的是 M4 版 iPad Pro,日常使用中几乎无法感知到任何差异。苹果采用自家研发的组件可能对其商业有利,但目前这一变化并未显著改善用户体验(而且,大多数 iPad 用户选择的是 Wi-Fi 版)。此外,绝大部分人不需要更好的外接显示器。

古尔曼认为,对于那些跳过 M4 版、正打算更换平板的用户来说,M5 版 iPad Pro 是值得考虑的。但如果你不想花费 999 美元,苹果明年春季还将发布搭载 M4 芯片的新款 iPad Air ,应该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平板使用需求。

Vision Pro 苹果 Vision Pro 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设备,甚至可以说它作为消费品市场的失败迫使苹果重新调整其战略 —— 不得不转向企业市场,走上了许多头戴设备厂商之前的老路。

此次发布的 Vision Pro 更新主要包括 M5 处理器和新款头带。尽管新芯片性能更强,但对于日常使用(如观看视频和浏览网页)而言,M5 处理器带来的提升并不显著。

M5 芯片或许能让 visionOS 体验更加流畅,但作为从一开始就使用 Vision Pro 的用户依然难以感受到明显差距。古尔曼表示,它更大的问题依然是其高昂的售价、偏高的重量以及缺乏内容的生态,而这些问题在新款中并未得到解决。

苹果表示,新芯片可以提升 10% 的像素数,减少运动模糊,稍微提高刷新率,并在作为 Mac 外接显示器时改善渲染效果。然而,这些改进对于日常使用而言意义不大,即使是 Vision Pro 的忠实用户(说实话,可能只有几千人)也未必会感受到显著变化。

该设备的起售价依然为 3499 美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24825 元人民币),而这些更新远不足以让现有用户再次付费购买这款设备。显然,苹果并不打算通过降低利润或牺牲成本来争夺这个尚无明确未来的市场份额。

另外,苹果并未改进 Vision Pro 的透视摄像头,这些摄像头原本旨在提供一个虚拟增强现实的视角。苹果表示,透视摄像头提供了接近真实的视野,但实际效果仍有较大差距。在售价堪比一台全配笔记本的情况下,这款设备的表现显然远未达到用户的期待。

不过,新的头带设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它旨在让用户佩戴设备的时间超过 15 分钟。但古尔曼认为这款头带就应该免费,而不是单独卖 99 美元(现汇率约合 702.4 元人民币)。

苹果 AI 前路艰难 除了对新品的点评之外,古尔曼也提到了其他一些有关苹果公司的相关消息,例如“摇摇欲坠”的 AI 团队。

古尔曼表示,苹果在推出尚不成熟的 AI 平台并推迟升级版的 Siri 语音助手后,未曾预料到最大影响竟来自公司内部而非消费市场。目前苹果依然面临着技术团队的流失问题。

虽然苹果在 AI 领域仍处于落后地位,但 iPhone 17 的销量似乎很不错。然而现实是,消费者目前并未将 AI 功能作为购买 iPhone 的关键决策因素,但随着时间推移,AI 很可能在购买决策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旦这一转变发生,苹果可能会面临真正市场危机。

眼下,苹果 AI 部门面临的更大问题在于其人才流失。自从 Siri 困境开始以来,苹果逐渐考虑使用第三方模型来改善其表现,AI 团队的人才流失情况愈加严重。负责创建基础 AI 模型的 Apple Foundation Models 团队,已经失去了创始人和团队领导,并流失了大约 12 名重要研究人员。

此外,越来越多的 AI 高管人员也选择离职。上周,负责苹果“Answers,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简称 AKI)团队的杨科(Ke Yang)离开了苹果,转投 Meta。

古尔曼表示,更多高级 AI 员工的离职将不可避免,尤其是在春季新 Siri 发布后,如果这次更新未能成功解决问题,离职潮可能进一步加剧。目前,已经有测试者对 iOS 26.4 版本中的新 Siri 表现提出了担忧。

苹果 AI 员工最大的疑问是,公司的 AI 高级副总裁约翰・吉安德雷(John Giannandrea,简称 JG)还能在该职位上待多久。自 2018 年成为 AI 领域的高级副总裁以来,JG 面临的最大挑战到来。今年,JG 的职责逐渐减少,Siri 已被移交给软件部门,而机器人技术则转移到了硬件部门。

知情人士透露,JG 的职位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发生变化。此外,古尔曼还提到,苹果正在面试外部候选人,以期在未来选拔新的 AI 领导人。而且,Craig Federighi 和 Mike Rockwell 已承担了更大责任,影响公司的 AI 战略方向(这本应是 JG 的职责)。

苹果市场策略的转变 苹果公司继续其策略:在接受某个概念之前,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多年来,苹果不断反对一些概念,但最终还是选择接受。例如,苹果曾公开表示反对使用手写笔、流媒体音乐服务、小尺寸平板、虚拟现实头显、大屏手机,甚至 RCS 消息标准。如今,苹果很大一部分业务依赖于这些曾被否定的产品和功能。

这次,苹果终于迎接了触控 Mac 的概念 —— 这一概念自史蒂夫・乔布斯时代起一直受到苹果高层的拒绝。乔布斯曾表示,触控 MacBook 将会在人体工程学上造成严重问题,时任 CEO 的蒂姆・库克(Tim Cook)也曾笑称,将笔记本电脑与平板结合就像造一个既能做冰箱又能做烤面包机的产品。即使是在去年,当触控 Mac 开发工作已经深入时,苹果的计算机营销负责人仍公开否定这一想法。

然而最新消息显示,苹果正在全力推进一款配备 OLED 触控屏的新 MacBook Pro。那么,苹果为何会改变立场呢?答案其实很简单:苹果原本不愿意推出触控 Mac,是因为它担心这会影响 iPad 的销量。

如今,iPad 销量疲软,而 Mac 却越发火爆,因此让 Mac 更具吸引力是明智之举。触控也已经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功能,其他大多数笔记本厂商早已提供这一功能。

古尔曼认为,现如今有几个因素使得现在加入触控功能对 Mac 来说尤为合适: 统一芯片 :如今,Mac 和 iPad 都使用相同的 M 系列处理器。

应用重叠 :两者的生态系统已逐步融合,Mac 能够运行原本为触控界面设计的 iPad 应用。

软件融合 :尽管 macOS 和 iPadOS 依然是不同的操作系统,但它们的用户界面已经越来越相似,尤其是在 macOS 26 和 iPadOS 26 版本中。

不久之后,Mac 和 iPad 的主要区别可能仅仅是屏幕尺寸、处理器性能、电池续航以及是否配有内建键盘和触控板。它们的应用、操作系统和整体体验将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一致。

这也再次证明了苹果在流行趋势面前的迟疑与妥协,而这也不太可能是最后一次。早在 2013 年,库克曾公开否定智能眼镜的概念,而一年后,他可能就会戴上苹果的智能眼镜。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

关键词: AI部门M5系列苹果

你可能还想读

欧洲报告揭示AI新闻助手准确性问题,谷歌Gemini表现最差

欧洲报告揭示AI新闻助手准确性问题,谷歌Gemini表现最差

快速阅读: 欧洲广播联盟和BBC报告显示,AI平台传播新闻存严重风险,影响新闻生态,Perplexity和谷歌AI加剧公众信任下降,研究发现来源、准确性和背景问题是主要障碍。 欧洲广播联盟和BBC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显示,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AI热潮推动美股大涨,ChatGPT引发21万亿市值增长

AI热潮推动美股大涨,ChatGPT引发21万亿市值增长

快速阅读: 特朗普退让提振市场情绪,但股市上涨主因是AI热潮。自2022年11月ChatGPT推出以来,美国标普500指数市值增加21万亿美元。 特朗普倾向于退让提振了市场情绪,但推动股市上涨的主要动力是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炒作。在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北欧Riff获1600万美元A轮融资,助力企业级AI应用开发

北欧Riff获1600万美元A轮融资,助力企业级AI应用开发

快速阅读: 挪威Riff完成1600万美元A轮融资,累计2100万美元,由Northzone领投。Riff提供AI应用开发平台,支持多行业,旨在提升商业效果和项目成功率,新资金将用于市场扩展。 总部位于奥斯陆的Riff(原名Databutt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Meta裁减AI部门约600岗位,加速技术竞赛

Meta裁减AI部门约600岗位,加速技术竞赛

快速阅读: Meta Platforms 从超级智能实验室裁减约600个职位,以加速AI技术发展。AI首席Alexandr Wang通知裁员,旨在加快决策,增加员工责任。Meta继续为TBD实验室招聘,该团队聚集高薪AI人才。 据报道,Me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渠道伙伴成企业AI转型关键,助力解决安全与数据挑战

渠道伙伴成企业AI转型关键,助力解决安全与数据挑战

快速阅读: Gartner预测,至2026年80%企业将部署生成式AI,但安全与数据基础设施挑战成障碍。研究显示,近半数企业因安全顾虑暂缓云迁移,超半数数据无备份,70%企业过去一年遭遇网络攻击,平均损失五周生产力。VARs在协助企业克服安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英政府推出AI工具,大幅提高咨询反馈分析效率

英政府推出AI工具,大幅提高咨询反馈分析效率

快速阅读: 英国政府宣布加速人工智能发展,采用“汉弗莱”系列中的Consult工具,每年可节省75,000个人工工作日,该工具处理50,000份咨询回复仅需2小时,效率远超人工。 英国政府宣布,将加速推进人工智能的发展。此前一项研究发现,每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IBM新Z17主机助力营收大增,AI成增长引擎

IBM新Z17主机助力营收大增,AI成增长引擎

快速阅读: IBM在生成式AI领域赢得95亿美元订单,大型机收入同比增长59%,新Z17机器贡献显著。AI基础设施增长15%,存储成为关键销售点。 克里希纳指出,IBM在生成式AI领域赢得了95亿美元的订单,这是一个显著的成绩。此外,IBM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英特尔之后,消息称美国政府欲用联邦资金入股多家量子计算公司

英特尔之后,消息称美国政府欲用联邦资金入股多家量子计算公司

快速阅读: 特朗普政府正与多家量子计算公司谈判,拟通过联邦资金注资换取股权,涉及IonQ、Rigetti Computing等,每家获至少1000万美元。 感谢IT之家网友 小兴365 的线索投递! IT之家 10 月 23 日消息,据《华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