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企业加速AI转型,超75%公司已应用人工智能
快速阅读: 麦肯锡《2025年人工智能状态》报告指出,超75%企业已在业务中应用人工智能,尤其在信息技术、营销和销售领域。领导层推动治理和工作流程重组,显著提升利润指标。
这张照片展示了一台全尺寸的人形仿生机器人,出现在中国首都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展览中心。
新华社供图
人工智能正在从试验阶段向结构性转变迈进,全球各地的组织正在重新设计其运营流程,以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和其他先进技术中获取可量化的价值。麦肯锡《2025年人工智能状态》报告显示,超过75%的企业已在至少一个业务领域应用了人工智能,其中领导层推动治理和工作流程重组的领域影响最为显著。
人工智能步入成熟的新阶段,这一变化表现为从试验到结构性转型的全球趋势。根据麦肯锡《2025年人工智能状态》调查,各组织开始重新设计运营和治理框架,以从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其他高级技术中获取可衡量的经济价值。尽管采用率参差不齐,但一个明显的模式正在形成:收入超过5亿美元的大公司处于领先地位,它们在治理、工作流程设计和人才培养方面树立了新标杆。
调查显示,超过75%的组织现在至少在一个业务职能中使用人工智能,其中信息技术、市场营销和销售领域的使用率增长最为显著。然而,麦肯锡的分析表明,影响与采用率关系不大,而更多地取决于组织的重新设计。那些将人工智能决策过程整合到工作流程中的公司报告称,其利润指标(如息税前利润)有了显著改善。治理已成为成功部署的关键特征。由首席执行官亲自监督人工智能治理的公司在绩效上明显优于监督分散或缺失的公司。这一趋势凸显出,领导层的责任和道德管理对于实现可持续的人工智能价值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各组织正在加强风险缓解机制。麦肯锡注意到,管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风险(如数据隐私泄露、网络安全威胁、知识产权侵权和内容不准确)的努力显著增加。风险和数据治理是人工智能部署中最集中化的方面,通常通过专门的卓越中心进行管理。相比之下,人才管理和技术集成通常通过混合结构来平衡中央监督与部门灵活性。
报告还指出,技能景观正在发生变化。各组织正在招聘新的专家,包括人工智能合规和伦理官员,同时也在重新培训现有员工。13%的受访公司聘请了人工智能合规专家,6%的公司设立了专门的伦理职能。再培训非常普遍:许多组织正在准备其劳动力与人工智能系统协同工作,确保生产率和责任。有趣的是,尽管一些大型组织报告称因自动化导致裁员,但大多数受访者预计整体劳动力规模不会大幅收缩。相反,员工们利用自动化节省的时间从事更高价值或新创建的任务。
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大多数组织仍处于实现企业级财务收益的早期阶段。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迄今为止,人工智能对公司整体息税前利润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人工智能的变革潜力仍在逐步释放。麦肯锡确定了十二种与更佳成果相关的采用和扩展实践,包括明确的绩效指标、定义的实施路线图和结构化的内部沟通策略。然而,少于三分之一的组织嵌入了这些实践中的大部分,突显了理想与实际操作成熟度之间的差距。
人工智能的采用继续在多个功能领域扩展,目前有71%的受访组织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较上一年的65%大幅上升。其应用范围已超越文本生成,扩展到图像创建、代码开发和流程优化。此外,业务单元层面的影响证据日益增多。受访者越来越多地报告,在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领域,无论是营销、产品设计还是服务运营,都实现了收入增长和成本降低。
研究显示,2025年将成为组织在人工智能领域转变的关键年份。从实验转向系统集成的过程正在进行,其特点在于新的领导模式、治理结构和劳动力动态。尽管价值创造仍存在不均衡现象,但趋势是明确的:随着组织不断重构其运营模式,那些将技术采纳与结构性和文化适应相结合的组织,将在未来十年更好地把握住人工智能的全部潜力。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