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船机器人将进军美国城市,目标2027年部署12000台
快速阅读: Starship公司已建成最大运营机器人车队之一,完成900万次配送,近期获5000万美元融资,计划扩展至12000台机器人,目标五年内覆盖更多美国城市,提供30分钟内送达服务。
随着谷歌、亚马逊、优步、DoorDash及众多初创公司竞相通过无人机和送货机器人实现最后一公里物流自动化,Starship悄然构建了最大的实际运营车队之一。该公司已完成九百万次配送,比所有美国竞争对手的总和还要多五倍。Starship最近又筹集了5000万美元,计划将更多机器人引入美国城市。
其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从目前的2700台机器人扩展到超过12000台。“我们已经占领了欧洲城市市场和美国校园市场,现在是时候在美国城市复制这一成功模式了。数百万美国消费者很快将体验到由Starship机器人提供的30分钟以内送达的新标准。”Starship技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hti Heinla表示。
未来的配送方式将不仅仅是轮子,或许还有翅膀,甚至可能是非人类的腿。得益于亚马逊,家庭配送已经从奢侈品变为常态。然而,下一个重大飞跃可能不会来自人力或汽车,而是自主系统,它们将在最后一公里滚动、飞行或爬行至您的家门口。这一趋势已经在世界各地数十个城市中显现:
DoorDash最近发布了Dot,这是一种能够在道路上、人行道上和车道上运行的配送机器人。亚马逊测试了一款配送机器人,甚至可能有人形机器人。优步Eats正在洛杉矶部署Serve Robotics,沃尔玛和谷歌的Wing也使用无人机在多个美国城市快速配送小型包裹。
这就是Starship技术公司的赌注所在,但Starship不再是实验性的项目。这家由Skype联合创始人Ahti Heinla和Janus Friis创立的公司声称,其2700台机器人活跃于六个国家,在其中至少一些国家,每单配送已经实现盈利。
Starship可能是自主配送领域中最具操作规模的玩家之一。然而,如果您尚未在家门口体验到机器人配送,那么它距离主流市场仍有一段距离。这正是新筹集的5000万美元(加上之前筹集的2.3亿美元)的目的:让机器人配送成为常态。“十年前我们只有一个原型机。现在我们有了商业产品,实现了数百万次配送……一个接一个的城市。”Heinla在接受《TechFirst》播客采访时说。
Starship的机器人在英国米尔顿凯恩斯等城市已经连续运行长达七年,如今已成为当地社区的一部分。这些机器人主要在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上运行,能够自主完成超过2亿次道路交叉口的穿越,且无需依赖GPS导航,而是利用车载摄像头和计算机视觉映射真实地形。该公司的地图协议比GPS更为精确,误差范围在英寸之内。
“对于我们的用途来说,GPS远不够精确。GPS只能提供大致的位置信息,而我们的机器人可以以一英寸的精度有效导航。”Heinla说。与其他许多需要集中枢纽的无人机和车辆系统不同,Starship的机器人生活在户外,能够自主充电,并且维护频率较低。在芬兰,仅两个维护中心就支持着数十个城市的配送服务。这种分散模式有望加速推广,但在美国城市的扩展仍将是重大考验。
推动配送机器人普及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成本降低。尽管公司未披露具体数字,但Heinla表示,每次配送的成本低于人工快递员,因为无需支付小费、燃油费用(Starship配送机器人是小型电动车),也没有需要支付工资的人工。
“价格实惠非常重要。这并非某种奢侈服务。”他说。在劳动力成本、司机流失率和燃料价格侵蚀零售商利润的行业中,这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卖点。此外,Heinla还提到,采用Starship后,杂货零售商通常会看到10%的收入增长,这可能归因于订单频率增加和新颖性吸引。
除了新奇感外,消费者对速度的需求也是关键。由于成本低于传统配送服务,人们可以每周多次使用这项服务,而不用担心产生过多负担,无论是大订单还是小订单。
Starship尚未公布首批获得其机器人配送服务的美国城市名单,但成功推出不仅取决于技术,还涉及公共政策和监管、公众接受度以及来自数十亿美元巨头的激烈竞争等诸多问题。
尽管如此,Heinla非常自信:“我们已经解决了所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未来几年将证明这一说法是否成立。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