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机器人学家警告:人形机器人热潮终将破灭
快速阅读: 知名机器人学家罗德尼·布鲁克斯警告人形机器人投资风险,质疑特斯拉等公司方法,认为15年内人形机器人将改用轮子和多臂设计,当前投资仅是昂贵实验。
知名机器人学家罗德尼·布鲁克斯向投资数十亿美元于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的投资者发出警醒:你们的钱正在被浪费。布鲁克斯是iRobot的联合创始人,并在麻省理工学院度过了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他尤其质疑像特斯拉和Figure这样的公司试图通过向机器人展示人类执行任务的视频来教授其灵活性的做法。他在一篇新文章中称这种方法为“纯粹的幻想”。
问题在于,人类的手极其复杂,包含约1.7万个专门的触觉感受器,而目前没有任何机器人能够接近这种水平。尽管机器学习在语音识别和图像处理方面取得了突破,这些进展建立在几十年的数据捕捉技术基础上,“我们对于触觉数据却没有这样的积累传统。”布鲁克斯指出。
此外,还有安全问题。全尺寸行走的人形机器人需要大量能量来维持平衡。一旦它们跌倒,就可能造成危险。物理定律意味着,比现有模型大两倍的机器人将携带八倍的能量,这可能是有害的。
布鲁克斯预测,15年后,所谓的“人形”机器人实际上将配备轮子、多条手臂以及专门的传感器,并放弃模仿人类形态的设计。与此同时,他坚信目前的数十亿美元投资只是在资助昂贵的训练实验,这些实验永远不会扩大到大规模生产。
这并不是布鲁克斯第一次给由大胆的企业家和热切的投资者设定的期望泼冷水。去年,他在与TechCrunch的对话中详细阐述了为什么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能力不及预期,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增加工作量。例如,今年夏天,AI研究非营利组织METR招募了16位来自大型开源存储库的高度评价开发者,以测量AI工具对实际软件开发的影响。他们被分配了近250个真实问题来解决,一部分使用AI工具,另一部分则不使用。结果显示,当开发者使用AI工具时,完成任务的时间反而延长了19%。有趣的是,他们认为AI工具使他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20%。
布鲁克斯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人工智能并非许多人(包括埃隆·马斯克)所声称的那样是对人类存在的威胁。2017年,TechCrunch在MIT与布鲁克斯讨论了这一观点,当时的情况虽然与今天有所不同,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当时,布鲁克斯刚刚开始注意到有更多公司专注于为机器学习制作数据集——这一趋势至今仍在持续。他还论证了为什么大型科技公司并不一定会在机器人领域取得胜利,尽管它们曾经在数据控制方面有着看似不可逾越的优势。然而,如今领先的机器人公司并未完全摆脱这些公司的影响力。
例如,筹集了近4.5亿美元资金的人形机器人制造商Apptronik,就有谷歌作为其支持者之一,并在去年年底与谷歌的DeepMind机器人团队合作,旨在将一流的AI与先进的硬件和具身智能相结合。另一家高调的AI机器人公司Figure,致力于开发人形机器人,得到了微软和OpenAI创业基金的支持,并于2024年2月与OpenAI合作,将OpenAI的研究与其对机器人硬件和软件的深刻理解相结合。然而,双方在一年后,即今年3月,宣布分手,Figure表示已经在内部AI研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将独立前行。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