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电磁弹射J-35隐形战机首试成功
快速阅读: 福建号航母9月初穿越台湾海峡并在南海活动,搭载约50架飞机,包括歼-35隐形战斗机等,其电磁弹射系统已具功能。
这段视频很可能来自陆军认可早先宣布的试验,但仍然与福建号航母在9月初穿越台湾海峡并在南海活动,随后返回榆林海军基地的报道相吻合。福建号是中国首艘国产设计的超级航空母舰,排水量约为8万吨。它采用常规推进系统,配备涡轮和柴油发电机,但其三座电磁弹射器使其能够发射比辽宁号和山东号(这两艘航母使用滑跃甲板)更重、更先进的飞机。官方和独立报告描述称,福建号预计搭载约50架飞机,包括歼-35隐形战斗机、歼-15T攻击机、KJ-600预警机、直升机和电子战飞机。尽管与10万吨核动力的美国福特号航母(可搭载超过75架飞机,配备四座弹射器,续航无限)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福建号在排水量上领先于印度4万吨的维克兰特号,后者缺乏弹射器且没有固定翼预警能力。福建号的局限性包括需要加油以及中国相对较短的航母航空经验,但9月的试验证明其电磁弹射和回收系统已经具备功能。
歼-35基于沈阳FC-31项目,并改装成海军版本,具有折叠翼、加强起落架和弹射兼容的发射杆,同时还有陆基版歼-35A供空军使用。2025年7月8日,中国央视展示了沈阳生产设施内的5到6架歼-35机体,其中一架编号为040070,被视为批量生产的证据。2025年5月,编号为61820和61821的飞机被关联到靠近沈阳的空军第1航空旅,该旅还装备了歼-20战斗机,成为首个公开确认运营两种隐形机型的中国空军单位。这些迹象,加上2024年和2025年的绿色底漆飞机目击报告,支持了歼-35进入系列生产的评估。尽管确切性能参数尚未确定,但该设计被描述为一种长约17米、翼展11.5米、最大起飞重量25至28吨、内部携带六枚导弹的中型双发隐形战机。据报道使用的发动机包括WS-13E、WS-21和可能用于未来推力和超巡能力的WS-19。
武器集成在2025年的展示和报告中得到了突出体现。2025年9月20日在长春航展上,展出了一架歼-35A的模型,配备有PL-10E、PL-15E、PL-12AE和LD-8A反辐射导弹。评论员指出,反辐射导弹通常需要强大的传感器或与电子战飞机协调,以瞄准发射雷达,这表明歼-35A要么可以部署专用变体,要么能与其他平台合作执行压制敌方防空任务。2025年7月底的图片和演示进一步显示了一种新的PL-16导弹,其设计比PL-15更为紧凑,但据称射程更远,允许隐形战斗机在保持低可观察性的同时携带更多导弹。飞行员研讨会的幻灯片中包括A-Pole和F-Pole几何图、保持隐身的机动和雷达截面图表,表明在对抗空域中网络化远程交战的教义重点。
福建号上的试验是更广泛的中国海军结构的一部分,该结构将航母与两栖平台结合。2025年8月1日,中国正式服役了第四艘075型两栖攻击舰湖北号,并将其分配给南部战区司令部,此前该舰参与了与海南号、071型两栖船坞登陆舰和726型气垫登陆艇的演习。075型舰排水量3.5万至4万吨,长232米,可操作多达30架直升机,此外还能携带气垫登陆艇和数百名带有装甲车辆的海军陆战队。其防御系统包括HQ-10导弹、H/PJ-11近防武器系统、雷达套件和电子战系统。071型两栖船坞登陆舰提供了额外的两栖能力,拥有车辆和部队的坞舱,当与航母一同部署时,这两类舰艇承担了打击群的部队运输和登陆任务。报道还强调了076型两栖舰四川号,这是一种更大的变体,据称配备了无人机和潜在的战斗机如歼-35和GJ-11的电磁弹射器,这一发展将航空力量分散到不同的舰船上。
长期计划指向了核动力的004型航母。
大连正在研究一艘航母,卫星图像显示可能有弹射模块,香炉礁报告了前甲板部分,NPIC木城项目龙威确认了陆基原型反应堆。据估计,004型排水量在11万至12万吨之间,总长超过330米,宽83米,这将使其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战舰。预计该舰可搭载70至100架飞机,包括歼-15T、歼-35、KJ-600预警机、反潜直升机和无人机,配备CIWS和HQ-10防御系统,可能还装备定向能武器,但这些尚未得到证实。设计上预计将采用电磁弹射系统(EMALS)、斜角甲板操作和集成核动力推进,提供几乎无限的航程和高电力输出。尽管时间表尚不确定,但预计2030年至2032年间服役。核动力将克服福建舰的加油限制,允许持续的远洋力量投射,同时为传感器和发射系统提供能源。
出口和扩展方面也增加了背景。2025年的报道指出,中国曾以折扣价向巴基斯坦提供40架歼-35A战斗机,但伊斯兰堡官员否认存在任何协议,称此类说法是推测性的。埃及和阿尔及利亚也被认为有兴趣,中国还在2025年巴黎航展上展示了歼-35A模型,旨在吸引被限制购买F-35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出口版本J-35E正在开发中,但其规格尚未确定。分析师预测,到2030年,解放军海军可能在福建、辽宁和山东三艘航母上部署近100架歼-35,其中辽宁和山东可能改装以适应滑跃起飞兼容的歼-35变种。这将为中国提供相当规模的舰载隐身战机力量,尽管训练、后勤、隐身维护和作战整合仍面临挑战。9月的试验不仅标志着技术进步,也是中国努力将海军航空扩展为持久的蓝水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试验表明,歼-35现在可以携带更重的燃料和弹药负荷,同时保持低可观测设计,从而增加了其航程和打击能力,相比之下,滑跃起飞操作的范围和打击能力较低。这一发展还证实,福建舰能够操作隐身战斗机、攻击机和KJ-600预警机的组合,形成具有更强探测、协调和瞄准能力的航母空中编队。从战略上看,这缩小了与美国的明显差距,美国尚未发布F-35C通过EMALS发射的视频,这表明解放军海军开始将隐身飞机纳入其条令、训练和后勤结构,而不仅仅是未来的选项。对于歼-35计划本身,这一成就确保了其在中国航母航空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加速了从原型到作战部署的过渡,也为扩大到更大如核动力004型航母提供了基础,尽管长期维持、飞行员培训和长时间甲板操作下隐身特性耐久性等问题仍然存在。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