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斥巨资购美制“标枪”导弹,强化反坦克能力
快速阅读: 波兰计划采购253具FGM-148F标枪发射器及2506枚导弹,成本约7.8亿美元,旨在加强轻步兵和领土防御部队反坦克能力,尽管无人机成本低且打击范围广,但标枪导弹提供“发射后不管”功能,提高生存能力,且有助于加强与美国的政治联系。
波兰似乎正在准备购买一批美国反坦克制导武器,约253具FGM-148F标枪发射器和2506枚导弹。初步估计,这笔采购的成本可能高达约7.8亿美元,尽管美国国务院批准了此次销售,但最终合同金额未必与此相符,实际交易价格可能会更低。即便如此,这仍是一项旨在加强波兰轻步兵和领土防御部队反坦克能力的重大投资。
乍看之下,在现代无人机已经证明对俄罗斯坦克非常有效的时代,购买昂贵的反坦克导弹似乎有些不合逻辑。无人系统通常成本更低,打击范围更广,且不受视线限制,已成为对抗装甲目标的常用手段。这引发了一个合理的问题:为什么不将资金投入到无人机能力上?
然而,标枪系统和无人机的作用有所不同。标枪导弹能够可靠地摧毁装甲车辆,并提供“发射后不管”的功能,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小型机动小组的生存能力。在乌克兰,标枪导弹多次成功击毁敌方车辆,其对装甲目标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波兰目前装备有以色列斯派克导弹,部分组件已在本国实现本土化生产。因此,选择购买更多标枪导弹而非增加斯派克系统的数量显得有些令人费解。这种选择可能是出于政治考虑(正如其他北约采购决定一样),或是为了加强与美国的政治联系和获得另一条融资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波兰国防工业目前仍在生产较老版本的斯派克导弹组件,这些组件在其他国家已不再广泛生产。采购最新的美国标枪导弹为华沙提供了现代化、标准化的能力,补充了现有库存,同时依赖于美国稳定的生产线。
从乌克兰的角度来看,向乌克兰军队提供更多反坦克导弹显然是合理的,因为高单价使得这类武器相对稀缺。像标枪这样的导弹可以有效补充无人机在战场上提供的集群和远程效应。
最后,若发生俄罗斯攻击,波兰的这一采购支持了一种以机动防御为主的防御态势,便携可靠的反坦克系统如标枪单位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尤为出色。但这项采购不应被视为替代投资无人机和经济型反无人机系统的理由:同时拥有高端反装甲导弹和足够的低成本手段来对抗敌方无人机,才能构建更加平衡和有弹性的力量态势。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