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冷战时期歼-6战机改造成无人机
快速阅读: 长春航展上,中国首展改装为无人机的歼-6战斗机,配备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用于训练和模拟威胁,展现未来空中作战新策略。
在长春航展上,中国首次公开展示了一架改装为无人机的歼-6战斗机,标志着这款改装自冷战时期的喷气式飞机以无人驾驶形式罕见亮相。
“该机是在歼-6战斗机基础上改装而成,拆除了机炮武器系统、外挂油箱和弹射座椅。”中国消息来源称,“改装后配备了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自动驾驶仪、附加翼下挂点和地形跟随导航系统。”
据报,改装后的歼-6无人机早在1995年就完成了首次无人飞行。此后,该机型被用于多种角色,包括作为训练目标和模拟威胁平台。
歼-6是中国根据苏联米格-19授权生产的版本,曾是人民解放军空军(PLAAF)的主力战机。退役数十年后,北京似乎正在将其重新用于无人驾驶操作。
根据展览详情,歼-6无人机既可作为攻击机,也可作为训练目标,支持模拟演练和实弹演习。它据说用于帮助训练战斗机飞行员以及操作防空火炮、雷达制导导弹系统和跟踪传感器的地勤部队。
中国拥有大量退役但仍可飞行的歼-6战斗机库存。将这些飞机改装为无人驾驶平台可能有两个目的:通过逼真的训练准备防空人员,以及用低成本、可消耗的诱饵压倒敌方防空系统。
尽管中国已经开发了更为先进的无人机项目,包括具备隐身能力的GJ-11和WZ-8无人机,但老式有人驾驶战斗机的再利用表明了未来空中作战的多层次方法。
将旧系统改造成无人机的做法并非中国独有。美国空军长期以来一直使用QF-16和QF-4飞机作为靶机,提供测试武器和训练操作员的真实场景。然而,中国歼-6改装项目的规模和潜在应用可能超出训练范畴。
歼-6无人机出现在航展上,增加了外界对中国可能准备大规模无人机战术的猜测,旨在未来冲突中压倒敌方防空系统。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