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白联合军演展示先进武器,北约东翼面临新威胁
快速阅读: “西方2025”演习时隔四年重启,展示俄军先进武器系统及核能力,涉及1.3万士兵,强化俄白军事合作,测试北约反应,凸显地缘政治紧张。
“西方”(Zapad)是俄罗斯武装部队四大战略演习之一,与东方(Vostok)、中部(Tsentr)和高加索(Kavkaz)并列。首次于苏联末期举行,冷战结束后重新启动,旨在重申俄罗斯的影响力并向白俄罗斯等盟友提供保障。近二十年来,“西方”演习在复杂性和地缘政治重要性上不断提升。1999年的“西方”演习模拟了核打击,当时俄罗斯对北约在巴尔干地区的角色感到担忧。随后的几次演习,特别是2009年、2013年和2017年的“西方”,整合了更大规模的部队部署、先进的防空系统和电子战能力。“西方2021”成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涉及近20万名人员,演习情景预示了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
自“西方2021”以来,今年的演习时隔四年再次举行,期间没有同等规模的演练。这是近年来最长的间隔期,部分原因是俄罗斯专注于乌克兰战争及其武装力量承受的巨大压力。2025年“西方”演习的回归不仅因为这一间隔,还因为它是在俄罗斯参与高强度冲突的情况下首次举行的。这种双重背景使得此次演习既是未来应急准备的演练,也是在战争压力下展示耐力的表现。
据白俄罗斯官方声明,约有1.3万名士兵参加了2025年的“西方”演习,这一数字符合明斯克在《维也纳文件》通知门槛内的努力,但西方观察家普遍认为,考虑到分散部署的情况,实际人数被低估了。除了参军人数外,演习展示了广泛的能力,包括在白俄罗斯和巴伦支海上空的空军出击、在巴拉索夫训练场附近的装甲机动以及先进无人系统和电子战资产的集成。特别是核能力系统的部署引起了关注:计划年底前交付白俄罗斯的奥列什尼克导弹系统和自2022年起驻扎在该国的伊斯坎德尔短程弹道导弹系统。这些资产凸显了“西方”演习情景中的核维度,强化了白俄罗斯在支持俄罗斯核能力姿态和快速升级策略可信度方面的作用。
除了伊斯坎德尔系统,“西方2025”还突出展示了其他几种高调武器系统。演习中,从北极海域的戈洛夫科号护卫舰上试射了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鉴于其高速和机动性,北约对此进行了密切监控。与此同时,俄罗斯海岸防御部队测试了堡垒导弹系统,发射了口径反舰导弹对模拟海军目标进行攻击,展示了阻止北约进入关键海域的能力。战略轰炸机行动也占据了显著位置,图-160飞机在巴伦支海的中立水域进行了战斗训练任务,由米格-31拦截机提供空中掩护。此外,装备有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米格-31飞机也被部署,进一步将先进打击能力融入“西方”演习的操作场景中。
空中行动还包括苏-34战斗轰炸机执行精确打击任务和北方舰队的远程反潜机在北极水域巡逻。地面行动中,装甲和机械化单位进行了联合军种机动,得到炮火支援,但官方未披露坦克和车辆的具体部署数量。后勤方面,伊尔-76运输机持续用于向白俄罗斯运送部队和装备。补充传统资产的是侦察和打击无人机以及复杂的电子战系统的使用,以测试俄罗斯削弱对手通信和导航网络的能力。
“西方2025”技术重点反映了俄白军事优先事项的质变。演习不再单纯依赖大规模编队,而是集成了无人机群、人工智能指挥平台、高级干扰系统和高速打击武器。这种组合旨在通过融合常规、核和混合威胁来复杂化北约的防御规划。据报道,演习期间进行的核准备模拟进一步强化了莫斯科和明斯克有意提高向西方发出信号的风险水平的感知。
战略上,“西方-2025”演习展示了几个关键动态。首先,它再次确认了白俄罗斯在俄罗斯军事规划中的整合,明斯克不仅承办演习,还直接参与涉及核能力资产的场景。其次,尽管乌克兰持续作战造成压力,俄罗斯仍能跨多个领域部署和测试先进系统。最后,演习突出了俄罗斯规划者认为最相关的场景:北约东翼的快速升级、混合战争结合网络和无人机战术以及核打击准备的可信展示。
最可能引发关注的方向是波罗的海国家和苏瓦尔基走廊,这是连接波兰和立陶宛的狭窄通道,将白俄罗斯与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飞地隔开。在这一区域实施有限入侵或混合战役可以让莫斯科测试北约的凝聚力,而不会立即触发全面冲突。另一种可能是持续利用白俄罗斯领土作为向乌克兰发射导弹和无人机行动的平台,进一步拉伸基辅的防线。这两种情景与“西方”演习的主题一致:以防御名义准备升级。
“西方-2025”代表了一个转变的重点。与依赖数量展示力量的“西方-2021”不同,今年的演习将先进的打击系统如锆石、匕首、缟玛瑙、伊斯坎德尔和奥列什尼克置于前沿,同时集成了无人机和电子战能力。对于北约而言,这提醒人们威胁不再仅仅来自大规模常规入侵,而是核能力资产、混合战术和快速升级策略的结合。演习表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正在为长期对抗做准备,对乌克兰和北约东翼施压,同时保留突然、模糊行动的可能性,以测试西方的决心。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