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新型重巡航导弹Flamingo首秀,俄能源设施面临新威胁
快速阅读: 2023年乌克兰开始装备远程打击武器,依赖西方援助。2024年起自力更生,发展本土导弹与无人机,至2025年底接收30,000件远程武器。乌克兰推出“火烈鸟”重型巡航导弹,射程3,000公里,载荷1,150公斤,显示其远程打击能力显著提升。
2023年年中,乌克兰开始装备常规远程打击武器时,几乎完全依赖西方伙伴。尽管当时乌克兰开始生产首批远程无人机,但这些早期系统尚不成熟,产量增长缓慢。因此,英国和法国提供的“风暴阴影”(Storm Shadow)和“斯卡普-EG”(SCALP-EG)导弹不仅有益,而且对于维持乌克兰的远程打击能力至关重要。
情况在2024年开始发生变化。乌克兰意识到欧洲在远程打击领域的支持有限(部分原因是欧洲伙伴未能大规模重启导弹生产),而美国导弹系统虽然数量较多,但可能始终受到严格的瞄准限制。因此,乌克兰大力投资发展本土导弹和远程无人机项目。
到2024年底,乌克兰的远程打击计划开始取得成果。当时,包括“AN-196 利特伊”(AN-196 Liutyi)、“AQ-400 斯锡夫”(AQ-400 Scythe)和“FP-1”在内的多种远程无人机开始在多条生产线中逐步增加交付量。这还伴随着一种较为稳定的迷你巡航导弹供应链。与远程无人机不同,这些导弹虽然比大型西方型号轻且火力较弱,但速度更快,载荷更大,最重要的是不受西方瞄准限制。
2025年12月,泽连斯基总统宣布,武装部队将在2025年接收30,000件远程和深度打击武器。这一看似乐观的预测如今似乎正在实现。尽管确切的远程无人机和迷你巡航导弹数量难以核实,但乌克兰持续的打击行动表明,每月可获得数百甚至数千架无人机和导弹。
现在,乌克兰在其远程打击武器库的进化中迈出了下一步。尽管乌克兰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了一套强大的远程武器,但一直缺乏本土重型导弹能力。除了“风暴阴影”/“斯卡普-EG”和ATACMS,乌克兰的弹药库很可能已经耗尽,乌克兰一直没有能够结合远射程、高速度和大载荷的“重型打击导弹”。
从作战角度来看,这是次优选择。虽然乌克兰的远程无人机和迷你巡航导弹可以深入俄罗斯领土——实际上,理论上比西方提供的导弹飞得更远——但它们携带的弹头较小,通常只有10至100公斤(22至220磅)。此外,许多乌克兰远程打击武器,尤其是远程无人机,飞行速度较慢,这使得它们更容易被拦截,且由于撞击动能低,穿透力也较弱。这些设计特点限制了其在现代战场上的杀伤力和生存能力。
于是,“火烈鸟”(Flamingo)出现了。2023年8月,乌克兰制造商Fire Point推出了FP-5“火烈鸟”,这是一种大型重型巡航导弹,据报道可以携带1,150公斤的载荷,射程可达3,000公里(近1,900英里)。公司表示,目前每天可生产一枚导弹,即每月约30枚,如果资金充足,年产量可扩大到2,500枚以上。
这些数字无疑乐观。此外,初步使用“火烈鸟”的结果显示效果参差不齐。针对克里米亚北部一个相对未设防的目标发射的三枚导弹中,只有两枚到达目标区。其中一枚偏离目标约100至200米(109至218码),另一枚击中目标并造成重大破坏,但仍可能偏离预定目标点15至40米。
这一结果表明,制造高质量导弹系统仍面临挑战,尤其是在乌克兰从生产轻型且相对简单的远程无人机和迷你巡航导弹转向更重、更复杂的替代品时。
不过,乌克兰导弹武器的发展轨迹是明确的。“火烈鸟”只是乌克兰多个即将进入大规模生产的重型导弹项目之一,其他还包括“赫林-2”短/中程弹道导弹和“科尔什恩”陆地攻击巡航导弹,这些项目显示了乌克兰希望为其导弹武器库补充所需的重型打击能力的雄心。
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未来令人担忧。一旦这种导弹能力部署到位,乌克兰的远程打击活动将更加频繁,可能会进一步损害俄罗斯关键的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已经在乌克兰现有能力的持续攻击下苦苦挣扎。
尽管如此,随着乌克兰开始大量部署更重型的导弹系统,其武器库的成本将上升。例如,“火烈鸟”导弹每单位的价格可能在50万到100万美元之间,比大规模生产的经济型远程无人机贵约10至20倍。因此,外国对乌克兰本土导弹能力的资助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应当予以优先考虑。
法比安·霍夫曼是奥斯陆核项目(ONP)的博士研究员,同时也是大西洋理事会政策分析中心(CEPA)跨大西洋防务与安全项目的非常驻研究员。他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导弹技术、核战略及欧洲威慑方面。他的博士课题探讨了常规远程打击武器对战略稳定的影响。霍夫曼的研究成果发表于《战略研究杂志》、《欧洲安全》、《战争岩石》和《华盛顿邮报》等刊物。
《欧洲边缘》是CEPA的在线期刊,涵盖欧洲和北美外交政策领域的关键议题。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不代表其所代表机构或欧洲政策分析中心的观点。
莫斯科-北京轴心:合作与竞争
了解更多
《欧洲边缘》
CEPA的在线期刊,关注欧洲和北美外交政策的关键议题。
阅读更多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