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展示多款新型武器,强化海陆空核打击能力
快速阅读: 中国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中首次展示多种新式武器,包括激光武器、核弹道导弹、巨型水下无人机及第五代战机,彰显军事实力。
周三,中国首次在大型军事阅兵中展示了多种新式武器,其中包括激光武器、核弹道导弹、巨型水下无人机以及第五代战机,彰显了其军事实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人民解放军(PLA)阅兵式上,备受关注的新式武器是巨大的LY-1激光武器。该激光武器安装在八轮HZ-155装甲车上,能够有效破坏敌方武器和装备的光学传感器。
中国国防分析人士认为,这将真正改变海战规则。激光战被视为新的军事领域。印度上月成功试射了一套综合防空武器系统(IADWS),特别是高功率激光定向能武器(DEW)系统,获得了中国军事专家的高度评价,称其为“重大进展”。
此外,中国首次展示了新型东风-5C液体燃料洲际战略核导弹。据官方媒体《环球时报》报道,该导弹估计射程超过20000公里,具有较强的防御穿透能力和精度。有专家表示,其打击范围可覆盖全球。
同时,解放军首次公开展示了第一款空射核导弹JL-1,安装在军用卡车上。这一型号比用于展示的JL-3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小得多。官方媒体称,这两款导弹与东风-61和东风-31共同构成了解放军“陆、海、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首次集中展示”,成为“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战略王牌”。
军事博主马艳在接受香港《南华早报》采访时说,升级版洲际弹道导弹东风-5C传达了“中国的战略威慑力可信、可靠且充分”的信息。东风-5C据说可以携带多达10个独立目标再入飞行器弹头,“意味着一枚导弹可以同时攻击10个不同的地点”。她还表示,该导弹可以针对“敌方的军事基地和关键设施”,并调整打击顺序。“它的存在加强了我们的核威慑战略,确保即使在最恶劣的战争条件下也能进行有效的报复打击。”
解放军火箭军展示了其新型东风-26D,这是东风-26中程弹道导弹的一种变型。它可以携带核弹头和常规弹头,据报道射程可达5000公里。此外,中国首次在大型阅兵中展示了正在服役的第五代战斗机。所有五种型号——空军的歼-20、歼-20A、歼-20S和歼-35A,以及海军的歼-35——以几个箭形编队飞过。这是世界上首次在一个阅兵式上出现五种型号的先进隐形战斗机,官方媒体《中国日报》报道说。这也标志着双座隐形喷气机歼-20S、单座改进型歼-20A以及海军首款雷达规避战斗飞机歼-35的首次公开亮相。
这填补了中国核武库的一个空白,因为中国军队此前缺乏可用的空中核武器。除了这些战略导弹外,阅兵还展示了车载超音速巡航导弹CJ-1000、舰载巡航导弹YJ-18C和空射弹道导弹YJ-21。官方媒体报道称,四款新型高超音速打击导弹——YJ-15、YJ-17、YJ-19和YJ-20——也亮相,突显了海军对敌舰和陆地目标进行超高速远程精确打击的能力。
解放军还展示了其多阶段、多层次的空天防御网络。空军带来了六种先进的防空系统。这次阅兵还标志着HQ-20和HQ-22A防空导弹系统以及HQ-29外大气层导弹拦截系统的首次公开亮相。《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楠表示,除了常规弹道导弹外,HQ-19还可以防御具有极快速度和极高灵活性的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武器。作为尖端打击武器,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几乎无法被传统防空导弹拦截,对高价值资产构成重大威胁。
中国展示了其有史以来最大的地对空导弹系统HQ-29,该系统可能是一种中程拦截器,设计用于在地球大气层外应对威胁。此外,中国还首次展出了第四代主战坦克的模型,该坦克具备无人炮塔、先进雷达、主动防护系统以及增强现实技术。最新亮相的Type 99B主战坦克是第三代坦克的最新型号,被描述为能够在西藏地区运行的最轻型坦克。99A型号重55吨,装备125毫米口径火炮,同样配备了主动防护系统,包括一种能够针对地面车辆和直升机的防御激光。99A型已在西藏高原等高海拔地区的军事演习中使用,靠近与印度的实际控制线(LAC)。
坦克周围还分布了多个摄像头和传感器,用于检测潜在威胁。根据报道,HQ-20、HQ-22A防空导弹系统和HQ-29外大气层导弹拦截系统也首次公开亮相。军事装备观察员、退役解放军军官张学峰表示,这三套导弹系统主要负责应对常规威胁,能够有效拦截固定翼飞机、无人机、巡航导弹乃至短程和中程弹道导弹。
展览上还有水下无人机和新H-6J的展示,后者是远程轰炸机的现代海军版。解放军还展示了新型人工智能无人机,包括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无人僚机、无人空中作战飞机和舰载无人直升机。这些系统能够执行隐身打击、覆盖广泛区域并形成自主编队。《南华早报》报道称,Y-20A军用运输机及其升级版Y-20B——解放军战略空运能力的关键资产——以及KJ-500A和KJ-600——中国最新一代预警机——在阅兵式上以编队形式飞行。PTI提供信息。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