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本土企业ILMU、NurAI推动东盟可信、价值观导向AI发展
快速阅读: 马来西亚推出本土AI项目ILMU和NurAI,增强政府、教育及中小企业主权能力,填补伊斯兰教义符合性空白,引领东盟可信AI发展。陈子奇呼吁强化安全治理,防范未加管控的AI发展威胁。
马来西亚本地开发的两项人工智能(AI)项目——ILMU(卓越马来西亚智能为你服务)和NurAI——使该国在可信、基于价值观的AI领域处于东盟领先地位。AI风险与安全顾问陈子奇表示,ILMU是马来西亚首个本土大型语言模型(LLM),由YTL AI实验室推出,旨在增强政府、教育和中小企业的主权能力。Zetrix AI公司推出的NurAI则是全球首个符合伊斯兰教义的大型语言模型,填补了遏制虚假信息、拓展伊斯兰金融、清真和公共服务领域的空白。
陈子奇认为,这些主权、本地训练的多模态模型意味着敏感数据无需离开马来西亚。他将此举视为马来西亚从AI用户向AI制造者的转变。然而,他强调信任将取决于安全和治理。
陈子奇呼吁这两个项目发布模型卡并接受独立评估,特别是在马来语性能、拒绝率和宗教、健康、金融等敏感领域的事实性方面。他还建议使用认证来源和人工审核敏感查询,进行本地红队测试以查找漏洞和数据泄露,并对官方输出使用内容水印。此外,他还提议建立单一事件报告门户并进行年度独立审计,以及在公共部门部署本地或虚拟私有云时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
“马来西亚可以成为AI既强大又原则性的国家。设置防护措施可以将好的演示转变为可靠的系统。如果NAIO(国家AI办公室)将ILMU和NurAI作为国家和东盟防护措施的早期试点,马来西亚可以引领该地区,实现语言和价值观的契合,并通过透明评估和明确问责制来推动发展。”他说。
本地区其他国家也在开发自己的AI模型。新加坡推出了SEA-LION,一个面向东南亚语言的开源LLM系列,以及MERaLiON-AudioLLM用于语音/文本。印度尼西亚正在建设Sahabat-AI,专注于印尼语和地方语言。印度有多个项目,如Bharat GPT、BharatGen、AI4Bharat和Sarvam AI,旨在实现多语言印地语能力。泰国创建了Typhoon LLM,专用于泰语,而韩国的Upstage Solar Pro 2则是一个可与GPT-4相媲美的前沿模型。
陈子奇还指出,马来西亚面临未加管控的AI发展带来的直接威胁,包括到2027年可能失去高达一半的棕榈油出口,因为AI驱动的实验室正开发更便宜的合成替代品,以及多达三分之一的马来西亚工人可能因AI取代整个职业类别而失业,速度超过国家适应的能力。
马来西亚敦胡申翁大学环境管理和保护研究单位(eNCORe)负责人诺莱妮·鲁斯兰博士表示,如果合成棕榈油过早商业化,供应过剩可能导致粗棕榈油价格下跌,严重影响小农户的收入,重蹈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产业的覆辙。“橡胶曾是该国的主要商品,但在合成橡胶涌入全球市场并取代天然橡胶的许多应用后,其衰落迅速。马来西亚不能让棕榈油重蹈覆辙。”她说。
针对这一问题,陈子奇倡导设立专门机构,开展AI安全和经济转型策略的全职研究。他强调,马来西亚每年只需投入100万令吉即可启动此类机构,仅为国家创新组织年度预算的十分之一。“该机构将专注于预测经济动荡并制定政策,防止大规模裁员和出口冲击的发生。”
陈子奇表示,马来西亚在关键数字问题上历来滞后三年,例如推迟实施个人数据保护法、网络安全法和数字水印标准。“在AI安全方面拖延可能会导致灾难性后果,马来西亚可能在中美AI军备竞赛中‘夹在两头大象之间’,被压得粉碎。”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