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驱逐美国海军驱逐舰,南海紧张局势升级
快速阅读: 8月13日,南海,美国海军“希金斯”号驱逐舰和“辛辛那提”号濒海战斗舰在黄岩岛附近航行,中国海警船、海上民兵船只及海军护卫舰伴随行动,双方紧张对峙,凸显黄岩岛主权争端。
8月13日,南海,美国海军“希金斯”号驱逐舰和“辛辛那提”号濒海战斗舰在黄岩岛附近海域进行航行,中国海警船、海上民兵船只及海军护卫舰伴随其行动。此前,中国曾多次声称“驱逐”美国军舰,包括在类似任务中穿越台湾海峡和靠近西沙群岛的航行。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发布的监视图像显示,至少四艘中国海警船、六艘海上民兵船只和一艘中国海军护卫舰跟随美国军舰。
8月11日,黄岩岛以东约10海里处,中国海警船与解放军海军“桂林”号驱逐舰发生碰撞,当时两艘船只正追击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苏鲁安”号。菲律宾政府谴责该事件,并向中国提供医疗援助。菲律宾国防部称,中国军队的行为危险且不稳定。这些事件表明,黄岩岛不仅是中美之间的争端焦点,也是中菲海上争端的一部分。
“希金斯”号驱逐舰是美国海军第26艘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1999年4月服役,以1988年至1989年间在黎巴嫩被绑架并杀害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上校威廉·R·希金斯命名。该舰由巴斯钢铁厂建造,最初驻扎在圣迭戈,后部署至日本横须贺基地。过去20多年,它参与了多次作战行动、人道主义任务和多国联合演习。2018年4月,“希金斯”号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打击叙利亚目标;近年来,它多次执行南海和台湾海峡的航行自由行动,反映了美国海军派遣驱逐舰进行可见且常具政治敏感性的巡逻,以挑战所谓的过度海洋主张。
“希金斯”号满载排水量约为9000吨,全长约155米,宽20米。该舰配备四台通用电气LM2500燃气轮机,最高航速超过30节,续航力超过4400海里。它装备了宙斯盾作战系统,拥有90个垂直发射单元,可携带战斧对地攻击巡航导弹、标准防空导弹和阿斯洛克反潜火箭。此外,还配备了5英寸Mk 45舰炮、近程防御武器系统和反潜鱼雷管。电子战套件和干扰装置进一步增强了其防御能力,航空设施支持MH-60“海鹰”直升机。该舰设计用于执行反空、反水面、反潜和打击任务,适合在南海等争议海域执行多任务作战。
2024年和2025年的行动记录显示,“希金斯”号在印太地区活跃。在黄岩岛事件前几个月,该舰访问了冲绳、塞班和关岛港口,在白滩和宿务加油,并参加了澳大利亚附近的“铁刃”联合演习。期间,它与盟友舰船进行了海上补给,并通过菲律宾周边的海峡。8月13日的黄岩岛行动是其广泛前沿部署的一部分,而非孤立行动,突显了航行自由行动在美国海军常规部署中的重要性。这些活动使华盛顿能够灵活地在争议海域保持存在和投射力量。
黄岩岛,中国称黄岩岛,位于吕宋岛以西约120海里,由中国、台湾和菲律宾共同声索。2012年,中菲船只在此对峙后,北京巩固了对该岛的控制。黄岩岛因其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战略位置而备受重视。2025年8月,菲律宾官员报告称,黄岩岛附近有大量中国海上民兵和海警船只,菲律宾认为这属于其专属经济区。美国视其在黄岩岛附近的巡逻为维护航行自由的努力,直接挑战中国和台湾要求事先通知军事通行的要求。每次在该地区的相遇都成为主权主张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法律解释之争的一部分。例如,2024年12月的一次演习中,中国空军战机飞越黄岩岛上空,强化了北京的常态化存在叙事。
近期,中国对外国船只和飞机的拦截次数增加,美国及其盟友多次报告此类事件。美国指挥官描述了中国战斗机多次以不安全距离接近侦察机的情况,包括一架解放军空军飞机在南中国海上空飞至距美国RC-135侦察机数米之内。加拿大官员也报告了一起中国战机在加拿大皇家空军CP-140极光巡逻机附近投放信号弹的事件,澳大利亚当局则表示,P-8A“海神”侦察机被拦截时,飞行路径中出现了金属箔条。海上,美国海军记录了中国驱逐舰和护卫舰在航行自由行动中近距离穿越美军舰船前方的情况,其中一起事件迫使美国驱逐舰改变航向以避免碰撞。这些事例凸显了在争议海域附近行动的风险,中国海军、海警和民兵单位经常部署于此。
中国媒体将这些拦截描述为针对所谓外国挑衅的合法防御措施,经常发布影像或视频以证明其常态化存在的说法。官方媒体报道了使用22型快速攻击艇跟踪较大外国船只的情况,2024年12月的演习展示了中国战斗机飞越黄岩岛上空,以展示北京对其宣称领土的警惕。美国及其盟友反驳这一观点,指出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无害通过和飞越的规定,认为无需事先通知。这种近距离跟踪、无线电警告和空中拦截的模式与前几年相似,例如2018年解放军海军在西沙群岛附近跟踪美国驱逐舰,以及解放军空军战机在东海拦截盟国巡逻机。尽管北京将这些视为防御措施,华盛顿则认为这是对合法航行权的侵犯。分析人士警告,此类事件的累积增加了事故、误判和升级的风险,特别是在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