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9年德军将扩编无人机至8000架,打造欧洲最大最多样化机队
快速阅读: 德国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特里乌斯确认,联邦国防军将采购1200架纳米无人机、3028架微型无人机及800架中继无人机,计划到2029年拥有欧洲最大、最多样化的军事无人机编队,以增强监视、通信和精确打击能力。
据内部文件显示,德国联邦国防军未来无人机编队的构成已明确规划。该计划将采购1200架纳米无人机,用于极短距离侦察任务,这些无人机体积小巧、重量轻,适用于城市、密集植被或复杂地形中的隐蔽观测,弥补传统监控设备的不足。此外,还将配备3028架微型无人机,执行短程监视任务,可能包括下一代ALADIN和FALKE平台的后续型号,这两款无人机近年来在德国侦察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加强战术通信并确保分散单位之间的不间断连接,计划部署约800架具备中继功能的无人机,以延长作战范围并保障指挥与控制链路的安全。计划还涵盖游荡弹药的集成,目前两种竞争系统正在测试中,以确定最终采用哪一种,从而为联邦国防军的无人机武器库增添进攻性精确打击能力。
德国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特里乌斯确认了这一正式的无人机战略,表明联邦国防军对无人系统的长期承诺。该战略强调采用灵活的合同模式和持续的采购周期,使联邦国防军能够及时整合新技术,避免传统采购流程中的长时间延误。这一策略旨在确保德军能够根据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更新和升级其无人系统。除了超过8000架作战无人机外,联邦国防军还计划维持相当于编队20%至40%的备用储备,以便快速替换损失、保持持续作战期间的战备状态,并应对高强度冲突中的需求激增。尽管Loyal未披露具体预算,但大规模采购表明该计划需要多年的资金投入和与行业的紧密协调,以确保按时交付。
从战略上看,到2029年,这一计划有望使联邦国防军拥有欧洲最大、最多样化的军事无人机编队之一。数千架不同尺寸和能力的无人系统将显著提升德国的监视覆盖范围,加快目标获取速度,并扩大其在现代战场上的操作灵活性。游荡弹药的引入将使德国与近期冲突中无人机在侦察和进攻任务中的关键作用相一致。通过将这些能力融入部队结构,联邦国防军正准备在分布式、网络化的战争环境中有效运作,持续的情报掌握和精准自主作战能力对于任务成功越来越重要。
到2029年,联邦国防军的目标不仅是拥有欧洲最先进和最广泛的军事无人机库存,还要确保这些系统始终处于技术前沿。无人机战略的实施、持续采购和强大的备用储备,使德国能够迅速应对新威胁,独立开展情报收集,并增强北约的集体防御态势,特别是在东部边境。这一转型反映了德国向更大操作独立性、技术适应性和韧性方向的有意转变,确保德国能够在各种军事行动中展示出高效且综合的无人系统能力。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