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顶住美国压力,正式加入F-35A项目
快速阅读: 2023年1月,加拿大宣布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签订190亿加元合同,采购88架F-35A战斗机及相关支持设施,首架飞机2026年交付,提升加拿大空中作战能力和北约互操作性。
2023年1月,加拿大宣布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签订价值约190亿加元(约合140亿美元)的合同,采购88架F-35A闪电II战斗机及其相关支持设施、培训系统、备件和维护包。这是加拿大数十年来最大的战斗机采购项目。根据合同,首架飞机将于2026年交付,预计在本世纪末前实现全面作战能力。此外,该协议还规定加拿大企业将参与全球F-35供应链,争取长期维护、制造和技术合同。
F-35A是联合攻击战斗机计划中的常规起降型号,代表了第五代战斗航空能力的重大飞跃。该机型采用先进的隐身设计,配备雷达吸波材料和对齐边缘,大幅降低X波段雷达截面,几乎达到隐形水平。其动力系统为普惠F135-PW-100加力涡扇发动机,推力达43000磅,最高时速可达1.6马赫,同时保持低可探测性。F-35A的最大作战半径超过1100公里,内部燃油容量接近18500磅,无需空中加油即可覆盖加拿大的广大北部和海域。
F-35A的航电设备包括AN/APG-81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和电子战功能;AN/AAQ-37分布式孔径系统,提供360度红外覆盖;以及集成在机头下方的AN/AAQ-40光电瞄准系统,用于高精度目标获取和跟踪。核心任务系统由融合引擎控制,将传感器数据整合成统一的战场态势图,并通过全景座舱显示器和先进的头盔显示系统呈现给飞行员,使飞行员只需注视目标即可操作武器和查看飞行数据。
F-35A可携带多种弹药,包括AIM-120D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AIM-9X响尾蛇导弹、GBU-31和GBU-53/B风暴破坏者精确制导炸弹,以及联合打击导弹,具备远程打击能力。初始配置下,飞机以隐身模式运行,武器内置于机身内部,但在不需要隐身时可转换为“野兽模式”,使用外部挂架携带超过18000磅的总载荷执行打击任务。
与加拿大现役的CF-188大黄蜂战斗机相比,F-35A代表着能力的代际跃升。CF-188于20世纪80年代初投入使用,设计初衷为冷战时期的任务需求,缺乏隐身特性、网络化作战系统和传感器融合等第五代平台的关键特征。尽管通过多次寿命延长计划进行了现代化升级,包括新雷达、任务计算机和Link 16通信系统,但CF-188仍受限于老化的机体、在高威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有限以及日益增加的维护需求。F-35A的隐身能力和全领域连接性使其能够在对抗空域和联合打击网络中执行任务,为加拿大提供了对等对手的有效威慑,并与美国和北约盟友无缝对接。
此次采购决策反映了加拿大不断演变的国防姿态及其与美国复杂的双边关系。加拿大国防采购曾面临不确定性及增加国防开支的压力。渥太华推迟战斗机选择的部分原因是担心与华盛顿的空中作战能力过于紧密联系带来的政治风险。2025年当选的卡尼总理最初表示将采取更加自主的国防战略,考虑引入欧洲平台如台风或阵风战斗机。然而,近期的发展,包括加强北美防空司令部现代化、美加防务对话重启以及跨境空域一体化需求的提升,使F-35不仅成为战术资产,也成为地缘政治的必要选择。F-35还将增强加拿大在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框架下与美国和墨西哥进行三边贸易和安全谈判的地位。
从操作和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加拿大空军防御战略正面临紧迫挑战。在北极地区,俄罗斯战略轰炸机巡逻和远程导弹部署持续考验北美防空司令部的监控和拦截能力。对此,华盛顿和渥太华均重视提高北部60度线以上的域内意识和前沿存在。F-35A的远程传感器、隐身特性和高战备状态使其成为北方早期预警和威慑任务的理想平台,特别是与驻阿拉斯加的美国F-22和F-35部队协同作战时。
在全球范围内,加拿大受到北约的压力,需更有效地贡献集体空战力量至欧洲并参与联盟的快速反应联合特遣队。F-35与北约指挥控制网络的互操作性将使加拿大战机直接融入跨国行动,如波罗的海、黑海等地的联合演习,增强盟国对俄罗斯侵略的威慑力。此外,印太地区紧张局势因中国空军和海军扩张而加剧,可能很快需要加拿大参与航行自由行动或与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伙伴的联合巡逻,这些任务需要隐身、生存能力和全球态势感知,这些都是F-35的核心设计理念。
尽管批评者继续质疑该项目的长期负担能力和战备状态,加拿大国防规划人员认为,拥有完全联网、具备隐身能力的机队所带来的益处远超风险。随着首批16架飞机的资金已落实,冷湖和巴戈维尔皇家加拿大空军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推进,向F-35A的过渡已成为不可逆转且战略上至关重要的过程。加拿大政府坚持认为,交易中包含对国内航空航天公司的工业补偿措施,确保加拿大国防工业和主权的长期利益。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