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公司聚焦增长,提升效率与产能
快速阅读: 2023年,千禧年太空系统公司计划将小型卫星产量翻番,以满足未来四年内交付70至80颗卫星的需求。公司正通过引入自动化技术和标准化流程提高效率,同时扩大制造面积以应对增长。
2023年,千禧年太空系统公司计划明年将小型卫星产量翻番,随着公司准备扩大规模,正在寻找平衡制造能力和扩展与效率的方法。自去年12月担任首席执行官以来,托尼·金吉斯表示,他的主要关注点是管理公司的增长。
该公司成立于2001年,2018年被波音收购,已向轨道交付14颗商业和政府卫星。今年预计生产同样数量的航天器,并计划明年产量翻番。金吉斯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透露,公司还有约70至80辆卫星在未来四年内交付。
“我的重点是团队、基础设施、流程和工具……以满足这些需求,”他说,“这不仅是对当前的承诺,也是为了吸引新客户和新业务,因为行业中有许多令人兴奋的事情,我们希望做好准备,赢得更多工作。”
千禧年太空系统公司是多个太空军项目的供应商,包括为太空系统司令部的导弹跟踪项目提供12颗卫星,以及为空间发展局的“Foo Fighter”项目提供8颗卫星。这两个项目都专注于天基导弹预警和跟踪,预计将在2027财年交付首批卫星。
为应对这些航天器和其他国防部及NASA项目的需要,公司正着力提高效率和产能。在效率方面,公司及其母公司波音正在引入更多自动化技术,并在产品线之间实现标准化,以提高产能和产出,而无需增加占地面积。公司还简化了从制造到分析的各种操作流程,缩短了所需时间。
尽管这些措施有助于容纳更多工作,但去年获得的“Foo Fighter”合同要求进一步扩展车辆集成能力。公司宣布将在现有工厂附近使用18,000平方英尺的空间,相当于现有制造面积增加约30%,预计今年晚些时候投入使用。
“同时提高效率和产能,最终会增加产能,但每单位产能的成本会降低,因为我们每小时的工作都更有价值,”金吉斯说。
随着公司准备按计划扩大规模,也可能出现未预见的生产增加,特别是随着国防部推进“金顶”等项目并投资战术响应空间能力,可能需要大幅增加产量或短时间内请求更多卫星。金吉斯表示,公司在库存中预留了一定容量,以满足某些部件的“未预见需求”,虽然这些部件不足以构成完整的卫星,但可以为客户提供基本的响应能力。
在卫星层面,公司与客户(如空间发展局或太空系统司令部)密切合作,了解他们可能希望购买更多特定类型的卫星或未来需要哪些能力或变体。
“我认为关键在于与客户保持同步,了解他们的战略,并从他们那里获取明确的需求信号,”金吉斯说。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