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装空调引争议:吃不了苦?
快速阅读: 相关媒体消息,高温天气推动空调销售,部分高校仍未普及空调,学生被迫在楼道休息。过去大学生靠蒲扇、凉席度夏,如今空调成必需品。时代进步带来舒适生活,昔日艰苦成为美好回忆。
据36氪报道,7月11日,中国多地,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空调销售量大幅增长。尤其在东北地区,近期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端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地表温度高达65°C以上,导致东三省线下空调销售额同比增长数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夏季高温红色预警频繁发布,一些传统意义上的非“火炉”地区,如大学宿舍,仍未普及空调设施。据报道,一些学生因酷热难以入睡,不得不在楼道或操场上打地铺。
回忆起过去,70后、80后乃至90后的大学生曾经历过没有空调的酷暑。蒲扇、凉席、竹床成为那个时代人们对抗炎热的主要工具。特别是在重庆、武汉、福州、长沙、广州等著名“火炉城市”上学的学生,熬过夏天如同经历了一场“生存体验”。
尽管如此,时代的进步带来了更高的生活质量。当空调不再是奢侈品,而是炎热季节保障基本生活质量的必需品时,高温不应再成为必须硬抗的苦难。一些人认为,当年的大学生没有空调也能完成学业,现代的年轻人是否缺乏吃苦精神?然而,社会的发展理应带来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当空调普及成为可能,高温不再是无法克服的困难。
以几位亲历者的回忆为例,他们讲述了各自在大学期间如何度过没有空调的夏日。达摩流浪者1993年至1997年在重庆上大学,那时宿舍里没有风扇,只能依靠湿毛巾和人丹等简易方法降温。Tina在2001年至2005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她回忆起大学时的夏天,尽管条件艰苦,但充满了青春的活力。黄先生2004年至2008年在福州上大学,他表示,只要风扇开着,夏天就没那么难熬。一席之地2003年至2007年在长沙上大学,他提到,记忆中的盛夏带着平淡的美好。老鱼同样在2003年至2007年在广州上大学,他回忆起与舍友在紫荆花下漫步的日子,忽略了热浪的存在。
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展现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尽管空调的普及带来了更加舒适的环境,但那些没有空调的夏日,依然成为了许多人宝贵的记忆。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