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卫星图像检测到非法捕鱼活动,显示严格的保护工作
快速阅读: 据《舀》称,一项研究发现,严格保护的海洋保护区有效减少非法捕捞,提升鱼类资源。卫星与AI技术显示,多数保护区无商业捕捞,生态溢出效应显著。
据《科学》杂志报道,7月24日,华盛顿特区,一项新研究展示了严格法律禁止工业捕鱼在海洋保护区中的有效性。研究结合了卫星图像和人工智能技术,首次证明了最严格保护的海洋保护区确实得到了尊重,而不仅仅是“纸上的公园”。
研究发现,在调查的1380个海洋保护区中,有78.5%没有商业捕捞活动;在卫星图像检测到非法捕捞活动的保护区中,82%的保护区每年平均活动时间少于24小时;严格保护的海洋保护区平均每平方公里的渔船数量比未受保护的沿海地区少九倍。
研究还指出,被指定为严格保护并有显著捕捞活动的保护区包括查戈斯海洋保护区、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以及大堡礁海洋公园,每个保护区每年大约有900小时的捕捞活动。
国家地理驻地探险家、纯净海域创始人恩里克·萨拉表示:“由于严格保护的海洋区域阻止了非法捕捞,鱼类在其边界内更加丰富,它们繁殖更多后代,并有助于补充周围地区。”他还强调:“换句话说,渔业行业通过遵守规则受益。”
纯净海域的科学家、该研究的合著者胡安·马约尔加说:“海洋不再大到无法被监视。借助先进的卫星和人工智能,我们让非法捕捞变得可见,并证明严格的海洋保护措施有效。”
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自动识别系统(AIS)的五亿个船舶位置数据,并将其与合成孔径雷达(SAR)生成的卫星图像结合,使用全球渔业监测开发的人工智能模型,检测到大多数长度超过15米的渔船,包括那些不广播其位置的“隐形船只”。
主要作者、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自然资源经济学教授詹妮弗·雷诺兹表示:“通过使用卫星跟踪渔船,各国可以预测非法活动的位置并集中巡逻努力,节省人力和资金。”
研究显示,海洋保护区会产生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生态溢出效应,增加从小型和静止物种到大型和迁徙物种的捕获量。202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靠近大型完全保护海洋保护区边界的单位努力捕捞量(CPUE)平均增加了12%至18%。
萨拉总结道:“非法捕捞发生在为保护而设立的海洋区域,但通过卫星,我们首次发现,保护水平决定了工业渔民愿意承担的风险程度。保护海洋区域的规则越严格,国家获得的利益就越多,包括在保护区边界之外更多的鱼可供捕捞。”
国家地理纯净海域与土著和当地社区、政府及其他合作伙伴合作,利用独特的研究、社区参与、政策工作和电影制作,帮助保护海洋中的关键地点。自2008年以来,该项目已在全球进行了近50次探险,并帮助建立了30个海洋保护区,覆盖超过69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