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装置还是战争发动机?中国科技为乌克兰的俄罗斯无人机提供动力
快速阅读: 据《今日印度》最新报道,中国称其遵守国际法规,否认向俄提供军用设备。据报,中国公司通过伪装将发动机运往俄罗斯,用于生产“格拉比娅”无人机,引发西方担忧。
据路透社报道,10月,中国厦门利马赫航空发动机公司生产的L550E型发动机,被秘密运往俄罗斯,伪装成“工业制冷设备”,用于增强俄罗斯“格拉比娅-A1”远程无人机的生产能力。这些无人机频繁出现在乌克兰领土深处,成为俄方攻击的重要武器。
尽管美国和欧盟已对相关企业实施制裁,但这些发动机仍通过空壳公司和中间商流入俄罗斯国有无人机制造商IEMZ Kupol。10月,厦门利马赫航空发动机公司受到制裁后,货物转由北京西潮国际科技贸易公司继续运送。三位欧洲安全官员透露,将发动机标为冷却设备,使其能够逃避中国当局的审查。
根据内部文件,Kupol与俄罗斯国防部签订合同,计划在2025年前生产超过6000架“格拉比娅”无人机,这将是2024年产量的三倍。截至4月,已有1500余架无人机交付。乌克兰军方情报部门表示,俄罗斯每月部署约500架这种无人机,其关键部件如发动机、控制系统和导航设备均来自中国供应商。
运输记录显示,中国南方航空和四川航空等大型航空公司最近仍在向俄罗斯公司运送无人机部件,引发对出口管制执行情况的质疑。文件显示,这些发动机首先通过空壳公司SMP-138运至另一家俄罗斯公司LIBSS,再由后者转交Kupol。合同明确规定,发动机在运输文件中应标注为“冷却设备”。
中国外交部否认了上述指控,强调中国遵守国际法律关于双用途商品出口的规定。外交部在声明中表示:“中国一直反对缺乏国际法依据且未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
西方官员对此表示担忧。欧洲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将于本周四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讨论北京间接支持俄罗斯战争努力的问题。国际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梅亚·诺文斯指出:“这不利于中欧在外交上的合作。”“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俄罗斯维持战争能力,以确保美国继续关注乌克兰。”
“格拉比娅”无人机虽基于伊朗沙赫德无人机设计,但采用了中国技术,成为俄罗斯军事装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剧了乌克兰冲突和全球制裁执行的紧张局势。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