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玩具面临最大挑战:“七天无理由退货”
快速阅读: 相关媒体消息,AI玩具退货率高达30%-40%,因聊天AI味重、响应慢等问题,与消费者期待差距大。部分企业调整策略,推出多模态交互产品,拓展至青少年和成人市场。
据36氪报道,7月11日,北京,多位AI玩具行业相关人士透露,当前市场上AI毛绒玩具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电商退货率高达30%-40%。这类玩具的价格多在三四百元左右,且主要依赖线上销售渠道,投资回报率较低。
目前,仅有少数AI玩具品牌成功布局线下门店,大多数消费者只能通过电商平台购买。不少消费者在初次体验后选择退货,主要原因是产品存在聊天AI味儿重、响应延迟、操作复杂及联网困难等问题,与消费者期待的“有情感、有性格、有记忆的玩伴”仍有较大差距。
一位资深硬件投资人表示,AI玩具企业在寻找产品市场匹配度方面面临较大挑战,多数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依赖融资维持运营。电商平台的七天无理由退货政策对部分项目构成了重大风险,尤其是那些盲目进入市场的公司。
当前市场上主流的AI玩具构造简单,主要包括一个毛绒玩具和一个集成有麦克风、扬声器、联网模块和主控芯片的语音对话盒子。这些设备通常通过连接云端的大语言模型与用户互动。虽然开发门槛较低,但产品体验不佳,导致高退货率。
AI玩具的高退货率不仅与产品本身有关,还与其价格有关。售价在300-400元的产品成本普遍在100元以内,毛利率较高,因此消费者对其期望值也相应提高。相比之下,售价不足百元的低端产品退货率较低。
面对高退货率和市场质疑,一些AI玩具企业正在积极调整产品策略。例如,珞博智能推出的芙崽Fuzozo不仅具备多模态交互和性格演化能力,还是一款毛绒挂件,具有社交和展示属性;萌友智能的Ropet则放弃了AI对话功能,增加了摄像头、触觉、温度等多种传感器,能够在感知用户行为后做出更丰富的反馈。
这些新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也不再局限于儿童,而是扩展到青少年和成年用户。硬件投资人指出,AI玩具的关键在于有效融合技术,找到与消费者需求的结合点,而不仅仅是追求技术上的突破。随着第二批新产品陆续上市,市场表现将决定这些企业的未来命运。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