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对韩国的人工智能抱负可能过于雄心勃勃
快速阅读: 据《战略家》最新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计划五年内投入100万亿韩元,推动AI发展,目标成为全球三大AI强国之一。尽管有政策支持和企业合作,但资金和人才问题仍是挑战。
据路透社报道,8月15日,韩国首尔,韩国总统李在明在竞选期间承诺,未来五年内将投入100万亿韩元(约合112亿澳元),使韩国成为世界三大人工智能强国之一。然而,面对资金限制和人才短缺等实际障碍,李的政府可能难以实现这一目标。
韩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强国是李政府的重要政策。该政策旨在通过五家韩国企业的专业知识来发展该国的人工智能能力,包括开发一种韩语大型语言模型(LLM)。这些企业尚未由政府选定。
李的人工智能举措具有双重目的。一方面,政府希望通过推动科技产业发展,应对国内经济困境,巩固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的出口地位。另一方面,政府旨在提升韩国在印太地区日益恶化的战略环境中的韧性。首尔认为技术创新是构建安全、对抗灰色地带战争和地区对手先进防御能力的关键机制。
为了缩小与美国、中国和印度等国的创新差距,李任命了Naver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负责人韩钟佑为韩国首位人工智能高级总统秘书,并任命LG人工智能研究部门的负责人裴京勋担任科学部长。
扩大国内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也是李的目标之一。一个旗舰项目是SK集团与亚马逊云服务(AWS)合作建设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该中心将最终成为韩国最大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配备6万个GPU。李在启动仪式上表示,这是“韩国成为亚太地区人工智能中心的强大第一步”。
此外,通过教育部门建设该国的人工智能人才库也是李的一项优先任务。政府计划在各级学校引入必修的人工智能课程,涉及教授学生编程、基本人工智能原理以及人工智能的使用和伦理。
尽管如此,韩国的人工智能转型仍面临挑战。资金是一个关键限制因素,关于李承诺的100万亿韩元投资来源存在不确定性。同时,韩国在留住国内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方面表现不佳,许多专业人士寻求在日本、北美和欧洲的机会。
李在明将人工智能视为韩国持续经济增长和区域安全的关键驱动力。他任命关键的人工智能政府官员并支持私营部门的举措,表明这项政策并非空头支票。但若无明确的资金来源和改善人才保留措施,李的人工智能雄心可能难以实现。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