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为中国的医疗急救系统赋能
快速阅读: 据《人民日报》最新报道,无人机助力中国医疗急救系统
2025年6月4日 09:48
天津启动首条医疗无人机航线,为危重病人建立应急血液生命线。无人机配备温控医疗箱,高效配送节省救治时间。四川自贡已开通25条低空路线,完成5,270次飞行任务,大幅缩短运输时间。
首页 >> 首页
无人机助力中国医疗急救系统
(新华社)
2025年6月4日 09:48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滨海分院的副院长沈军表示:“这条无人机航线为危重病人建立了应急血液的生命线。”在5月21日于该院滨海分院进行的一次模拟飞行测试中,沈军副院长接收了由无人机运送来的紧急血液供应。(新华社)
北京6月3日电——随着中国低空经济的迅猛发展,低空经济中的一个细分领域——低空医疗服务正在扩展其应用范围,推动医疗行业实现前所未有的转型。中国北方的天津市在五月底启动了第一条医疗无人机航线,以一次成功的模拟紧急血液供应试飞为标志。此次飞行连接了滨海新区的一个血站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滨海分院。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滨海分院的副院长沈军表示:“这条无人机航线为危重病人建立了应急血液的生命线。”在5月21日于该院滨海分院进行的一次模拟飞行测试中,沈军副院长接收了由无人机运送来的紧急血液供应。(新华社)
载重5公斤的无人机配备了带有温度控制功能的医疗箱,可实时监控温度、位置和飞行状态。高效直达的配送方式避免了因道路交通导致的延误,为紧急救治节省了宝贵时间。
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将“空中医疗运输”列入国家医疗服务价格目录,并要求全国各省(区、市)在本月底前实施标准化定价。同时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公司探索覆盖这些服务的可能性。这一指导意见加快了低空飞行器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在科技和政策的支持下,浙江、广东、福建等省积极探讨无人机在医疗系统中的应用,用于运输检测样本、血液、紧急物资以及药品,这对于挽救关键治疗时间至关重要。
在中国西南部四川省自贡市,无人机已成为医疗服务的一部分。据市卫健委统计,该市已开通25条低空路线,连接28个医疗运输站点。截至5月27日,无人机已完成了5,270次医疗用途飞行任务。这些无人机是自动化、云端操控的城市运行型号,巡航速度为每小时72公里,航程为18公里,比地面运输快70%-80%。
“通常情况下,从板仓医院分院到总部至少需要30到40分钟的地面交通时间。无人机将所需时间缩短到了11分钟,”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运输经理黄玉婷提到去年八月无人机运送紧急药物的案例时说道。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郝继辉指出,低空运输系统打破了地理障碍,提高了应急响应能力,并通过降低成本和运输时间显著提高了医疗资源效率。“我们将扩大无人机的应用,以增强跨区域医疗资源配置并满足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郝继辉补充道。(网络编辑:张凯伟、钟文星)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