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初创公司为波罗的海地区开发水下无人机
快速阅读: 据《The Defense Post》称,拉脱维亚初创企业SUBmerge Baltic展示了最新研发的水下机器人Pike系列,包括遥控型Pike 1和自主式AUV版本,适用于边境监控和基础设施保护。Pike 1续航8小时,最大深度300米;AUV航程达150公里,深度500米。设备计划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能,用于民用和国防领域,助力海洋保护和国家安全。
拉脱维亚初创企业**SUBmerge Baltic**在里加举办的2025年无人机峰会上展示了其最新的研发成果,并推出了**Pike**水下机器人系列。这款水下机器人展现了卓越的性能,其中**Pike 1**型遥控水下机器人具备长达8小时的续航时间,最大作业深度可达300米(984英尺),航程可达80公里(49英里)。它配备了前向摄像头和一个向下视角的摄像头,同时搭载了多普勒速度测速仪(DVL)和360度声纳,以确保精确导航。
与此同时,其**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版本的能力几乎是**Pike 1**的两倍:最大航程可达到150公里(93英里),最大作业深度提升至500米(1640英尺),最大有效载荷能力高达20公斤(44磅)。根据公司介绍,该AUV通过多普勒速度测速仪、360度声纳、惯性导航系统以及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实现了精准且长时间的导航功能。这些海洋水下机器人专为执行边境监控任务以及保护拉脱维亚及波罗的海区域低能见度水域下的水下基础设施而设计。它们配备了高分辨率摄像头和多种传感器,能够精准探测位置、移动和深度。
最初,这些水下机器人是为了民用领域的搜索、侦察任务以及实时水生生态系统监测而开发的。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设备逐渐扩展到了国防应用领域。团队计划进一步开发一款自杀式无人机和一款水面舰艇,旨在打击俄罗斯占领区内的深层目标。公司向媒体透露:“我们正在进行本地测试,并计划于6月和7月与拉脱维亚海军联合测试,随后于9月前往乌克兰进行测试。”此外,团队正致力于降低生产成本,将单价从10万欧元(11.2万美元)降至约7.5万欧元(8.4万美元)。为了提高产能,公司计划将月产量从五台提升至最多二十台,目标是在2025年向拉脱维亚内政部交付两台机器人。
这些先进的水下设备不仅提升了边境安全防护能力,也为波罗的海区域的海洋保护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场景,这些水下机器人都展现出了极高的实用价值和技术潜力。未来,它们将继续为拉脱维亚乃至整个地区的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