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否已经开始批量生产歼-35A 战斗机,以便在未来的冲突中与美国制造的 F-35 作战?
快速阅读: 据《全球防务动态》最新报道,歼-35战斗机兼具空战与对地打击能力,被视为歼-20的补充,被赞为中国“四大金刚”之一。其舰载版在福建号航母完成电磁弹射起飞测试,或成海军重要里程碑。歼-35出口潜力显现,但具体细节待定,其设计独特性引发与F-35对比讨论。
这款飞机的武器配置尚未得到官方证实。然而,从现有的图片和评论来看,歼-35A能够携带短程和中程空对空导弹的混合弹药,例如PL-10和PL-15,以及精确制导武器。其内置弹舱可能容纳多达六枚导弹,而外挂点还可挂载更多导弹,但具体的作战配置尚未确定。中国国防界和媒体普遍认为该战机是网络化作战平台,既能执行制空和对地打击任务,又能与其他系统协同作战。在此背景下,歼-35A被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对歼-20的一种补充。中国媒体将歼-10C、歼-16、歼-20和歼-35A称为“四大金刚”战斗机编队。该机的舰载版,编号为歼-35,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有报道称,在2025年3月下旬,歼-35在福建号航母上完成了电磁弹射起飞。如果属实,这将是解放军海军舰载隐身航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福建号航母装备了三部电磁弹射器,采用了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可以搭载比以往航母更重型的舰载机。外界估算福建号最多可搭载48架歼-35,而改装型可能少量部署在辽宁号和山东号等滑跃甲板航母上。包括各型航母在内,中国有望在本世纪末拥有近百架舰载隐身战斗机,但中国官方尚未正式确认这些能力及部署计划。
尽管该机目前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需求,但潜在的出口需求正在逐步增加。有消息称,巴基斯坦有意采购多达40架歼-35A,飞行员培训据称在中国展开,首批交付预计自2026年起,但尚未签署正式合同。埃及也被传正在与中国商讨可能的采购事宜。一种专供出口的型号,编号为歼-35E,正在开发中,但具体规格和采购细节尚未公布。鉴于需要弹射器基础设施,海军版歼-35的出口对多数客户而言可能性不大。
歼-35与F-35的对比仍是外界热议的话题,尤其是在外形相似性和功能推测方面。观察人士注意到座舱、机头、尾翼及进气道等方面存在差异。一些美方官员和专家,包括戴维·W·奥尔文将军,曾表示歼-35A的部分设计可能借鉴了F-35。不过,也有专家提醒勿过度依赖这些视觉相似性,因为关于歼-35航电、隐身及作战系统的公开信息有限。部分设计特征的来源仍有争议,此前的窃密指控仍未平息。包括米格公司副总裁弗拉基米尔·巴尔科夫斯基在内的中俄方称歼-35为国产平台,符合五代隐身设计标准,但并非西方战机的翻版。
整体来看,歼-35作为中国新一代战斗机的重要代表,正以其强大的性能和灵活的部署方案吸引着国内外的目光。未来,它将在捍卫国家安全和推动国际合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