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人机的世界里,马来西亚的“wau”在数字漂移中翱翔
快速阅读: 《马来邮件》消息,马来西亚风筝爱好者表示,尽管现代游戏流行,但传统风筝的独特魅力让他们坚持这项爱好。风筝节上,各国参与者展示了多样化的风筝设计与飞行技巧,强调了这项马来文化的传承价值。
巴东刻,5月26日——在当今数字时代,许多青年沉迷于网络游戏和高科技设备如无人机和遥控车,但在马来西亚,风筝仍占据一些年轻人心中的特殊位置。尽管科技浪潮不断冲击,传统马来西亚风筝的独特性与放飞乐趣依然让这项文化遗产得以延续。
来自登嘉来的27岁风筝爱好者彭加兰切帕的穆海米·马祖基说,他从小学开始放风筝。“那时,我和朋友们仅用传统材料制作风筝,依靠自身的技能。”他最近在吉兰丹国际风筝节2025上告诉Bernama记者,该活动在当地的伊拉玛海滩举行。“尽管如今有各种网络游戏和高科技设备,我从未想过放弃风筝。”
据穆海米介绍,没有哪种现代游戏能带来那种亲手放飞自制风筝的独特满足感。当看到自己制作的风筝优雅地翱翔天空时,通过一根细线手动操控它,那种感受难以言表。“即便在烈日下玩乐,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高高飞翔在天空中的喜悦……这种感觉难以用语言形容。”
风筝有着多种独特形状,分别被称为鸟形风筝、飞鱼风筝、青蛙风筝、鹰风筝、孔雀风筝和猫头鹰风筝。他补充说,每种风筝不仅形状各异,飞行技巧和操控方式也各有特点。“放风筝让我有机会成为自己创作设计风筝的‘工程师’,而不同于现代游戏,它们完全由电脑和科技控制。”
尽管现代游戏主导当今世界,但传统风筝放飞依然吸引年轻人,使这项马来文化传承得以延续。
35岁的巴东刻风筝发烧友穆罕默德·祖尔法兹·达乌德也热衷于风筝,并定期参加全马各地举办的风筝比赛。“我在2009年爱上风筝。第一次握住空中高飞风筝的绳子时,就被这项游戏的兴奋深深吸引。”
他说,在参加风筝比赛时,参赛者不仅会根据风筝飞得有多高来评判,还会根据风筝的形状、设计以及大小和真实性进行评分。
他补充说,放风筝不只是休闲娱乐,更是一种需要投入和良好技艺的艺术。
与此同时,来自吉隆坡的穆罕默德·拉齐·穆罕默德·赛义德分享道,他已经积极参与风筝放飞超过20年。“风筝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与其他普通风筝不同。它的图案和设计象征着马来西亚元素,这是其他国家的风筝所没有的。”
据穆罕默德·拉齐介绍,过去,放风筝并非人人可参与,而是贵族的专属活动,例如皇室成员。“这项游戏是我们的祖先遗产之一,因此具有深远价值,无法用金钱估量。”他描述风筝放飞为一种必须保存的精致艺术。
吉兰丹国际风筝节2025于5月22日至24日举行。这一年度活动的第四十二届吸引了来自各国的参与者,其中包括首次参赛的乌克兰、日本和韩国选手们。
——Bernama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