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他州新的 AI 法律更改了披露要求和身份保护,针对心理健康聊天机器人
快速阅读: 据《JD Supra》最新报道,犹他州通过五项新法案完善AI政策,涉及AIPA法规修订、心理健康聊天机器人规范及生成式AI应用限制等,强化公众隐私和权益保护,新规将于2025年5月7日生效。
犹他州推出五项新法案 完善人工智能政策
犹他州近期通过了五项新法案,进一步优化现有的《人工智能政策法》(AIPA),并增加了多项新要求。这些法案将于2025年5月7日正式生效。以下是这五项法案的关键要点:
**修订AIPA法规:SB 226与SB 332**
– **缩小披露范围**:SB 226对《人工智能政策法》中关于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披露要求进行了调整,缩小了适用范围。例如,消费者的请求需明确无误,同时对受监管职业的强制披露仅限于“高风险人工智能互动”。
– **高风险互动定义**:高风险互动包括收集敏感信息(如健康、财务或生物识别数据)、提供个性化建议或金融、法律、医疗及心理健康相关建议或服务。
– **生成式人工智能定义调整**:SB 226重新定义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仅涵盖模拟人类对话的技术。
– **新增安全港条款**: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与消费者互动中清晰表明自身为非人类,则不受违规处罚约束。
– **延长有效期**:SB 332将AIPA的有效期从2025年延长至2027年7月1日。
**心理健康聊天机器人规范:HB 452**
– **明确披露义务**:心理健康聊天机器人提供商需在访问前或用户请求时,清楚披露正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 **广告限制**:聊天机器人不得使用用户输入进行广告定向,同时需披露任何赞助关系。
– **隐私保护**:服务商不得出售或分享犹他州用户的可识别健康信息,除非符合特定条件。
– **积极防御机制**:若满足法律规定要求并备案相关文件,服务商可获得责任豁免。
– **执行与处罚**:违规行为可能导致每次罚款最高达2500美元,或通过州法院追缴不当得利及额外罚款。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个人身份滥用:SB 271**
– **扩展法律范围**:SB 271将现有“个人身份滥用”法律的适用范围扩展至筹款、募捐及购买商品等领域,并将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声音等视为个人身份的一部分。
– **禁止未经授权的商业用途**:禁止销售或分发用于未经授权创建或修改包含个人身份内容的技术或工具。
– **第一修正案例外**:该法律设有保护言论自由的例外情形,包括新闻价值、艺术表达及公共利益等内容。
– **执行机制**:SB 271保留了私人诉权,允许受害者申请禁令救济并获得赔偿及律师费用。
犹他州通过上述五项法案,进一步强化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规范,以更好地保护公众权益和隐私安全。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