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奖颁给了……人工智能?
快速阅读: 据《澳门新闻》最新报道,奥斯卡新规允许使用AI电影参评,但强调人类创作核心作用。此举引发争议,尤其是在演员和编剧罢工背景下,各界呼吁加强对AI使用的监管和保护。
借助人工智能(AI)制作的电影如今将具备角逐奥斯卡奖的资格,这一决定无疑给近年来对这项技术持反对态度的众多创作者带来了强烈冲击。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管理这一著名美国电影奖项的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于周一公布了新规则。这些规则表明,使用生成式AI或其他数字工具“不会影响获得提名的机会”,但评审过程中会考量“人类在创作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学院原计划强制要求电影制作者披露是否使用了AI,但最终决定将其设为可选项。
今年三月举行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生成式AI成为热议焦点。阿德里安·布罗迪凭借主演《暴力美学》荣膺最佳男主角,他的表演因优化了在电影中的匈牙利口音而获得好评;艾米莉亚·佩雷斯则因类似的声音合成技术摘得最佳音乐奖。此外,意大利曾推出一份完全由AI生成的报纸,引发广泛关注。
自2023年演员与编剧罢工导致行业几乎陷入停滞以来,这是学院发布的首个关于AI的规定。在呼吁合理补偿和改善工作条件的背景下,那些参与罢工的演员对生成式AI的广泛应用深表忧虑,因为这种技术可能利用他们的作品,甚至是他们的脸、声音和形象,却完全将他们排除在外。与此同时,编剧们担心制片厂会选择AI来降低制作成本,例如用像ChatGPT这样的工具进行研究、撰写提纲以及剧本创作。当时,编剧工会(WGA)的谈判代表向《山丘报》表示:“我们对AI的担忧犹如一颗迫近的流星。”
最终,各方达成了结束各自罢工的协议,并引入了关于AI使用的新型保障措施。代表全球约16万名电影、电视和广播艺术家的SAG-AFTRA成功建立了四个关于生成式AI使用的支柱:透明度、同意、补偿和控制。类似的保护措施也适用于WGA成员,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控并增加透明度,同时保护他们的署名权、权益以及作品完整度。
尽管这些措施距离解决创意工会的深切担忧仍有差距,例如AI滥用演员标志性声音等问题,但今年奥斯卡的例子却引发了其他方面的顾虑。像《暴力美学》和艾米莉亚·佩雷斯这样的案例更表明,生成式AI正被广泛用于提升表演效果,而无需依赖传统演员的参与。无论是通过优化配音表演,还是让《爱尔兰人》中的罗伯特·德尼罗重返青春,电影中的AI似乎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如果学院拥有足够的影响力,那么AI电影或许真的有望登上奥斯卡的最高领奖台。
—
希望这段内容能符合您的需求!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