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 AI 驱动型网络犯罪时代的弹性
快速阅读: 据《《信息安全》杂志》称,生成式AI正大幅扩大网络攻击范围,2024年凭证网络钓鱼攻击激增703%。全球网络犯罪损失预计达12万亿美元,组织需采用积极策略,结合AI防御、身份优先安全及灵活运营提升网络韧性。
人工智能不仅正在改变网络犯罪的模式,还以无规律的方式创造了更大的攻击面。正如“文化吞噬战略”一样,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吞噬自动化网络钓鱼活动、深度伪造欺诈、恶意软件创作等领域,推动网络攻击进入一个新时代。仅在2024年,凭据网络钓鱼攻击上升了703%,这主要归因于人工智能驱动的社会工程活动。基于浏览器的网络钓鱼攻击增加了140%,而由人工智能生成的网络钓鱼邮件的效果已与人工精心设计的邮件相当,其点击率达到了54%——是传统方式的3.5倍。全球网络犯罪造成的损失预计到年底将达到每年12万亿美元,组织不能再依赖过时的防御手段。构建下一代网络韧性需要一种积极的态度,融合人工智能驱动的防御、以身份优先的安全策略以及运营灵活性。
—
人工智能不仅重塑了网络犯罪的模式,还以不可预测的方式扩大了攻击范围。正如“文化吞噬战略”所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席卷自动化网络钓鱼、深度伪造欺诈和恶意软件制造等领域,推动网络攻击迈入全新纪元。仅2024年一年,凭据钓鱼攻击暴增703%,这主要源于人工智能驱动的社会工程活动。基于浏览器的网络钓鱼攻击激增140%,而由人工智能生成的钓鱼邮件点击率高达54%,相当于传统方式的3.5倍。全球网络犯罪造成的损失预计年底将攀升至每年12万亿美元,组织必须告别陈旧的防御手段。构建下一代网络韧性需要积极主动的态度,融合人工智能驱动的防御体系、以身份为核心的网络安全策略及灵活的运营机制。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