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AI 淹没音乐平台,Deezer 正在反击——这与 Spotify 不同
快速阅读: 据《下一个 Web》称,Deezer表示每天超2万首纯AI生成音乐上传,占总上传量18%。为应对挑战,Deezer推出AI音乐检测工具并计划标记系统,而Spotify等其他平台对此鲜有动作。
由Suno和Udio等AI工具生成的音乐正大量涌入Deezer——但这家法国音乐流媒体平台正在积极应对这一挑战。Deezer周三表示,用户每天向其平台上传的完全由AI生成的曲目已超过2万首。这些纯AI生成的音频如今占“总上传内容”的18%,接近今年一月10%比例的近两倍。Deezer首席创新官奥雷利安·赫劳特指出,大量涌入的AI生成音乐似乎没有放缓的趋势。今年一月,Deezer推出了一款检测AI生成音乐的工具。该算法能够识别出使用包括Suno和Udio在内的多个流行生成式AI模型制作的人工合成歌曲,这些模型能将基本的文字提示转化为“音乐”。赫劳特称,得益于该工具,Deezer已经开始从算法推荐中移除纯AI生成的内容。公司还计划开发一种用于标记纯AI生成内容的系统,这一计划已在一月份宣布。
Deezer的工具在行业中显得尤为突出,因为大多数公司似乎对这一问题鲜有提及。竞争对手Spotify至今仍未推出类似的检测工具,也未曾公开尝试为这类内容打标签。首席执行官丹尼尔·艾克此前曾表示,平台上使用AI创作的曲目是可以接受的——除非它们模仿真实艺术家的作品。然而,根据几份报道,Spotify在识别和移除这些AI仿冒品方面的表现未能有效应对。其他音乐流媒体平台,包括Apple Music、Amazon Music和Tidal,在此话题上对此鲜有提及。或许毫不奇怪,主流音乐流媒体平台选择袖手旁观。目前尚无相关法规规范AI生成歌曲的传播,也未就哪些类型的人工音乐可接受达成共识。去年,美国一批唱片公司起诉了Suno和Udio,指控其大规模侵犯版权。然而,这两家公司声称,利用受版权保护的音乐训练他们的模型属于“合理使用”,这是AI公司常用的辩护依据。
“生成式AI有可能对音乐创作和消费产生积极影响,但我们需要以负责任且审慎的方式推进开发,以保护艺术家和词曲作者的权利和收入,同时让粉丝保持透明。”赫劳特说道。
撰稿人:西恩·格施温特
西恩是一名自由科学和技术记者,专注于气候和能源领域。从核聚变突破到电动汽车,他最喜欢挖掘独家新闻,研究新兴技术的影响,甚至亲自测试它们。他有五年的新闻从业经验,并持有南非开普敦大学的媒体与环境科学双学位。当他不写作时,你可能会发现他在远足、冲浪、打鼓或满足他的适度咖啡因瘾。你可以通过sion.geschwindt@protonmail.com联系他。
订阅TNW简报,每周接收最重要的科技新闻。
# 标签
生成式AI
Spotify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