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广泛审视了 AI 及其“绝对令人惊讶”的发展速度
快速阅读: 据《CBS 奥斯汀》最新报道,斯坦福大学发布《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揭示AI发展趋势。报告指出小型AI模型进步显著,美国仍领先但中国快速追赶。专家呼吁关注问题性AI,如深度伪造等。同时,州级AI规范碎片化引发担忧,建议实行联邦统一法规。
斯坦福大学以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研究所本周发布了一份全面的人工智能报告,这份报告详细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并整理了相关研究资料,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提供一份“指南针”。报告参与者之一埃里克·布林约尔夫森在随附视频中说道:“你无法管理你无法衡量的东西,人工智能指数正在帮助解决这个难题。”
这份名为《人工智能指数报告》的研究揭示了多个重要发现。首先,较小规模的人工智能模型正在快速进步,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问题事件也在增多。此外,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投资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这里有许多内容值得深入探讨,”人工智能专家安东·达布拉评论道。尽管他并未直接参与报告撰写,但他作为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自主保证研究所联合主任,对报告中提到的进展与挑战进行了反思。“发展速度令人震撼,”达布拉说,“如果回顾过去150年中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历程,都无法与当前人工智能的速度相比拟,仅仅两年间就实现了两个数量级的进步。”
报告特别强调了“小型”人工智能模型的进步。达布拉表示:“看到小型模型取得如此成就令人鼓舞。”他指出,人工智能开发成本高昂,因此需要降低成本以便让这项技术服务于更广泛的领域。企业更倾向于专注于定制化的模型,这些模型可以从少量数据开始训练,并逐步完善。“这样既节省了处理器资源,又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时间开销,”达布拉补充道。
报告显示,尽管美国在顶级人工智能模型的生产上依然占据领先地位,但中国正迅速缩小与美国之间的性能差距。根据人工智能指数统计,去年美国机构推出了40个显著的人工智能模型,相比之下,中国有15个,而欧洲只有3个。同时,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投资中的主导地位继续扩大。数据显示,去年美国私人人工智能投资额高达109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93亿美元的12倍,更是英国投资金额的24倍。
此外,报告发现越来越多的组织正在引入人工智能功能。然而,这种趋势在美国社会引发了部分担忧。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人工智能在未来几年将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与工作,人工智能专家与普通公众之间存在明显分歧。超过半数(56%)从事或研究人工智能工作的专家认为,未来二十年内人工智能将对美国带来积极影响;然而,仅有17%的普通民众持有同样观点。
达布拉认为,问题性人工智能目前“严重被忽视”,未来几年开发人员和政策制定者必须予以重视。例如,深度伪造、网络诈骗、传播虚假信息的AI模型以及聊天机器人提供的不当互动或建议均属于此类问题。另一方面,能够作为助手或者与其他AI代理协作完成任务的人工智能代理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达布拉提到,健康领域的AI应用尤为活跃。报告指出,2023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200多种由人工智能赋能的医疗设备,这一数字较之前大幅增长。尽管健康领域面临诸多挑战,但并未阻挡开发者前进的步伐。“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领域,因为它关乎安全问题,”达布拉说道。
另外,人工智能指数还观察到,各州而非联邦政府正在推动人工智能规范的制定。截至2024年底,各州已通过大约130项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法案。对此,达布拉表示遗憾,“我们看到了全国范围内州级监管的碎片化现象,这对行业发展不利。”他认为,采用统一的联邦法律和规定将是更为理想的方式。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