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人工智能准备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在数字基础设施和技能方面面临差距:联合国报告
快速阅读: 据《企业家杂志》称,报告显示,印度在新兴技术准备方面进步显著,在“前沿技术就绪度”指数中升至第36位。尽管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增长,但印度在ICT基础设施、技能和金融获取等方面仍显落后,数字生态系统发展不平衡。贸发会议呼吁关注技能和基础设施差距,以推动行业公平可持续发展。
根据贸发会议发布的《2025年技术与创新报告》,印度在新兴技术准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该国在“前沿技术就绪度”指数中,在170个国家里排名第36位,较2022年的第48位有了大幅提升。
然而,从全球范围来看,仅有100家公司——主要分布在美国和中国——掌控着40%的私人人工智能研发资金。与此同时,据报道,有118个国家,其中大部分来自南方国家,未能参与到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讨论中,这引发了对技术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的担忧。该指数评估了五个关键支柱:信息通信技术(ICT)部署、技能、研究与发展(R&D)、工业能力以及金融获取。印度在研发方面表现突出,位居全球第3位,并在工业能力方面排名全球第10位。然而,它在关键使能因素上仍显落后,例如ICT基础设施(第99位)、技能(第113位)和金融获取(第70位),显示出其数字生态系统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
报告指出,印度人力资本的改善得益于教育年限的延长以及劳动力中高技能就业比例的提升。除了印度,不丹、摩洛哥、摩尔多瓦共和国和东帝汶等国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人工智能投资方面,印度成为私人投资排名前十的国家之一,2023年投资额达14亿美元。尽管这一金额远低于美国的670亿美元或中国的78亿美元,但印度仍是少数几个在人工智能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贸发会议还指出,印度是五个展现人工智能科学实力的国家之一,其他四个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英国和德国。这进一步巩固了印度在全球人工智能创新中的地位,但报告也警告称,解决技能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基础性差距将是确保该行业公平且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整体来看,这份报告既展现了印度在技术领域的快速崛起,又揭示了其在未来发展中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