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 AI 初创公司存在“花哨的冰淇淋”问题。谁该为此负责
快速阅读: 据《印度分析杂志》称,印度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融资大幅下降,引发各界担忧。尽管全球AI融资激增,印度更多集中于应用层面而非基础创新。政府期望推动本土LLM发展,但进展有限。印度创业者和投资者呼吁更多支持,同时反思生态系统发展方向。
与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融资激增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印度的人工智能初创生态系统正经历显著的下滑,引发了投资者、行业领袖和政府的担忧。最近,Tracxn公司向《AIM》独家发布的报告显示,印度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总融资额同比下降了53个百分点,从2023-24财年的3.059亿美元降至2024-25财年的1.436亿美元,同时融资轮次的数量也减少了44%。与此同时,数据分析公司Dealroom的数据显示,全球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在2024年获得总计1100亿美元的资金,同比增长了62%,其中美国本土的初创企业占比约为42%(即462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OpenAI最近宣布已完成400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达到3000亿美元。
“最初的AI融资热潮是由炒作推动的,”BlackSoil投资副总裁苏拉布希·桑玉克塔在一封独家邮件采访中对《AIM》表示,“许多初创企业声称拥有AI能力,但实际上缺乏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真实的AI/ML应用。”
我们去年曾撰文指出,印度可能是生成式AI初创企业的新兴中心。这激发了人们对这些初创企业将创造出革命性产品和模式、使印度在全球舞台上脱颖而出的高期待。然而,时至今日,情况却出乎意料地相似——没有出现任何具有颠覆性的创新。
“最初的AI融资热潮是由炒作推动的,”BlackSoil投资副总裁苏拉布希·桑玉克塔在一封独家邮件采访中对《AIM》表示,“许多初创企业声称拥有AI能力,但实际上缺乏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真实的AI/ML应用。”
政府是否受到全球同行的压力?这种关于缺乏创新的争论因最近一条在WhatsApp上传播的消息而进一步加剧,该消息比较了印度和中国的创业生态系统。商务部长皮尤什·戈亚尔引用此消息严厉批评了印度创业公司缺乏生产创新。
部长对一些成功的创业公司提出了批评,指责它们过于注重即时便利服务,而在深科技和高影响力行业方面落后。他批评这些公司把失业青年变成了廉价劳动力,而不是推动重大的技术进步。戈亚尔指出,虽然中国公司在半导体、机器人、电动汽车和电池技术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许多印度初创企业专注于“花哨的冰淇淋”和杂货配送业务。
这一评论引发了创业社区的强烈反响,他还呼吁投资者群体加大参与力度。投资者认为,提供解决方案的初创企业通常针对特定应用场景进行定制,缺乏可扩展性和实际影响。这种失望情绪,加上更广泛的市场调整和资本流动趋紧,导致了更加谨慎和审慎的资金投入,桑玉克塔解释道。她表示,印度在很大程度上仍是AI的使用者,而不是创造者经济。例如,席卷互联网的Ghibli图像生成热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即使在政府推动AI创新的当下,仍有一些初创企业专注于基于现有全球模型构建应用,而非开发基础AI设施。这限制了它们在全球各国正成为全球领导者的环境中战略价值。
Lightspeed India的投资人罗密特·梅塔在X平台上反驳了戈亚尔的言论,并称这是近期对生态系统最令人不齿的看法之一。他辩称,将责任归咎于创始人方便地转移了公众对政府未能在印度培育有意义的制造业和深科技生态系统的关注。更糟糕的是,他补充道,这削弱了那些致力于为印度和在印度开展深科技事业的人们的毅力。
所谓的GenAI初创企业究竟在做什么?
然而,《AIM》采访的一些GenAI初创企业的创始人不同意部长的评论,并解释了生态系统正在取得进展。TWO AI创始人普拉纳夫·米斯特里对《AIM》表示,该公司已从构建基础模型如SUTRA扩展为全栈GenAI基础设施供应商,专为企业级安全性、本地化和可扩展性设计。“今年早些时候,我们推出了印度首个推理模型SUTRA-R0。本季度我们的收入已突破1000万美元的运行率,预计到2025年底将达到2000万美元(约合17亿印度卢比)的目标,”他说。
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米斯特里依然乐观地希望再筹集5000万美元以扩大基础设施。这与其日益增长的企业客户群的强劲需求相一致,同时也为了扩充其技术和GTM团队,特别是在印度。值得一提的是,中国DeepSeek在1月初引起轰动,并导致美国芯片股下跌,现已着手准备推出下一个推理模型,据报将在未来几周内发布。
“这笔资金还将用于支持我们在LQMs、安全推理和新型代理AI解决方案上的进一步研发,助力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印度优先的AI,”米斯特里补充道。
相反,Rabbitt.ai创始人哈尼特·SN对《AIM》表示,印度的应用型生成式AI初创企业无需筹集更多资金即可维持自身发展。他认为AI是一个非常有盈利潜力的领域。该公司有望实现1000万美元的年度经常性收入(ARR)。该公司从改进AI模型、数据标注以及为特定用例部署开源LLM转为开发完整的GenAI应用程序,而不仅仅销售单一的AI产品。
哈尼特解释说,如今公司需要的是全面的AI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定制或部署模型。同样地,KissanAI创始人普拉提克·德赛对《AIM》表示,自去年以来,他们公司一直专注于构建农业知识平台,配备多代理协调引擎。“目前,我们正在进行融资,以实现全球化扩张并扩大团队规模,因为我们在全球市场上看到了强劲的需求,并且我们的平台吸引了大量的自然流量,”德赛说。
此外,印度还有一些探索垂直SaaS的AI初创企业。由穆凯什·班萨尔创立的最新创业公司Nurix AI在去年九月完成了2750万美元的种子轮和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General Catalyst和Accel共同牵头,Meraki Labs(班萨尔的风险工作室)也参与了此次融资。该公司专注于为企业构建定制的AI代理,重点关注如带有人类监督的AI驱动客户服务、呼叫中心和外呼销售等解决方案。
《AIM》还采访了Vahan.ai创始人马达夫·克里希纳,该公司得到Khola Ventures的支持。他表示,今年他的公司将专注于语音代理招聘流程,协助发现工作机会、匹配、入职和培训。克里希纳进一步解释说,现有的AI招聘语音机器人将是其中的一部分。“在美国,关于垂直SaaS AI的讨论十分热烈,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高度专业化,因为我们正在印度利用它解决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他补充道。
需要更多投资吗?
然而,在此前与《AIM》的一次交流中,Menlo Ventures的德巴吉亚(迪迪)·达斯指出,印度在与西方实验室竞争方面面临相当大的挑战。尽管并非完全不可能,但他承认,作为一名投资者,他不太可能进行这样的投资。“如果你看看今天的印度AI,市场规模还不足以支撑所需的高水平研发投入,”他说。
达斯认为,本地化的AI模型,特别是那些支持印度语言和语音应用的模型,是印度AI生态系统一个自然且可实现的聚焦点。Tracxn报告显示,客户服务软件,尤其是在自助服务和对话式AI方面,是印度AI初创企业最主要的商业模式。包括聊天机器人和虚拟助手在内的对话式AI平台通过自动化回复、处理查询和提升整体客户互动,在这一转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大多数印度AI初创企业,包括Corover.ai、Sarvam AI、Yellow AI、LimeChat、Kogo AI和Gnani.ai,都在为印度语言构建基于语音的客服聊天机器人。可以说,印度热衷于AI语音代理。
截至目前,只有Sarvam AI和Krutrim宣称正在自主研发大型语言模型(LLM)。与此同时,大家都对政府的IndiaAI计划充满期待,该计划呼吁在未来八到十个月内提交开发本土LLM的方案。然而,IIT马德拉斯的Balaraman Ravindran教授对该计划的实施表示质疑。
今年早些时候,Ola首席执行官Bhavish Aggarwal宣布创立Krutrim AI实验室,并推出了多个针对印度独特语言和文化景观定制的开源AI模型。这其中包括推出Krutrim 2,这是该公司的第二个LLM,包含80亿参数。他还表示,该实验室承诺向Krutrim投资200亿卢比,并计划明年将投资额增至1000亿卢比。该公司在2024年初筹集了5000万美元后,成为印度首批AI独角兽企业之一,由Matrix Partners India领投,估值达10亿美元。
与此同时,在2023年,Sarvam AI在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领投的一轮融资中总计获得4100万美元,Peak XV Partners和Khosla Ventures也参与其中。这家初创公司最近与印度唯一身份识别机构(UIDAI)合作,以改善Aadhaar服务的用户体验。需要注意的是,支持Sarvam AI的并非印度投资者,而是外国投资者。然而,确实有一些印度风投公司投资了印度的AI初创企业。
谈到印度VC的战略,Sanyukta表示,投资者现在优先考虑具有强大AI基础、差异化IP和解决关键挑战的实际应用的初创企业,尤其是在医疗保健、农业和教育等领域。在印度,Accel通过其Accel Atoms 4.0计划支持AI初创企业。该计划将为专注于AI和Bharat的初创企业提供最高达100万美元的资金,特别关注二线、三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中等收入群体。同样,由Zerodha联合创始人Nikhil Kamath领导的WTFund启动了第二期,共有22位创始人参与,旨在扶持25岁以下的创业者。该基金提供最高达200万卢比的资助资金,以及导师指导和战略支持,帮助早期初创企业扩大影响。
谁该受到指责?
Zepto创始人Aadit Palicha就Goyal的批评作出个人回应,表示将食品配送应用视为缺乏深科技初创企业的原因不公平。他指出,目前有近15万人通过Zepto谋生——这是一家三年半前并不存在的公司。
“每年向政府缴纳超过1000亿卢比的税款,为国家引入超过10亿美元的FDI,以及数百亿卢比投入印度后端供应链的整合,特别是新鲜水果和蔬菜领域。如果这不是印度创新的奇迹,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是。”他说。
此外,他将印度缺乏基础AI模型归咎于该国未能建立伟大的互联网公司。“过去二十年的大多数技术驱动型创新都来自消费互联网公司。是谁扩展了云计算?亚马逊(最初是一家消费互联网公司)。当今AI领域的巨头是谁?Facebook、Google、阿里巴巴、腾讯等(都是起源于消费互联网公司),”他说。
然而,他的论点站不住脚,因为OpenAI、Anthropic、Cohere和DeepSeek并非起源于互联网公司。
Shaadi.com创始人Anupam Mittal也驳斥了Goyal的说法,表示在过去几个月里,他遇到了几家让他大开眼界的深科技公司。他指出,从AI到航天技术,再到材料科学,印度企业家已经准备好迎接世界。但他补充说:“但资本和增长与商业化的生态系统严重缺乏。创始人能做很多事情,但并非无所不能。”
另一方面,Zoho创始人Sridhar Vembu对Goyal的言论持积极态度。他在X上发帖说,政府不可能发明更好的操作系统或更智能的机器人。“政府甚至不应资助此类事务——它通常不擅长甄别优劣。最多,它可以举办竞赛,让公司参与并采购最佳的印度产品,”他补充道。
他说,他认为Goyal的呼吁是对我们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挑战,而非指责。“我们需要的是智慧的工程师,他们愿意撸起袖子实干。”他用一个比喻解释说,即使印度的深科技初创企业致力于研发癌症疗法,它们也应该销售维生素和止痛药来维持业务。“我们怎样支付我们的高科技雄心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工程师必须解决的技术难题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