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后的野生蝾螈
快速阅读: 《有线》消息,墨西哥钝口螈因城市化面临危机,被列为“野外极度濒危”。科学家通过普查和环境DNA检测寻找其踪迹,努力拯救这一古老物种。索奇米尔科地区的居民与科研人员携手,希望保护这片世界遗产地的生态多样性。
**墨西哥钝口螈的命运与拯救**
在墨西哥城南部的索奇米尔科地区,曾经繁盛的运河网络如今正因城市化的侵袭而逐渐失去生机。这片土地不仅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更是承载着古老阿兹特克文明的重要遗址。然而,这里也是墨西哥钝口螈的最后栖息地之一,这种被称为“水中怪物”的生物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这种被印在墨西哥50比索纸币上的国家象征,正经历“野外极度濒危”的状态。从1998年的每平方公里6000只,到2004年的1000只,再到2008年的100只,甚至2014年的普查仅剩36只,这一系列数据令人触目惊心。尽管如此,科学家们并未放弃希望。他们正通过一系列努力,试图挽救这一地球上最古老的陆生脊椎动物之一。
由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生态修复实验室主导的普查行动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作为项目的负责人,路易斯·萨姆布拉诺强调了这项工作的紧迫性:“我们的目标是明确当前野外种群的真实状况。”他补充道,尽管公众的目击报告提供了重要线索,但确认其存在仍需确凿的证据。经过初步研究,科学家已确认索奇米尔科区域仍有墨西哥钝口螈的踪迹,并对现存数量进行了估算。
接下来,科学家们计划通过对抗错误信息、指导保护行动以及人工繁殖个体的放归,为这一物种争取更多生存机会。此外,他们还将通过检测环境DNA的方式进一步验证该物种的分布情况。据2025年上半年即将公布的最终普查结果显示,未来还可能展开新一轮的调查。
在清晨的索奇米尔科,科学家们和当地居民一起展开了实地考察。木筏载着普查团队缓缓穿过湖泊,沿途是阿兹特克时期遗留下来的奇南帕——那些人工农业岛屿依旧点缀其间。科学家们运用传统捕鱼技术和先进的环境DNA检测手段,搜寻着这些夜行性肉食动物的蛛丝马迹。
尽管至今尚未直接捕捉到墨西哥钝口螈的身影,但环境DNA分析却带来了积极信号。参与普查的地球科学研究生帕奥拉·塞瓦内斯表示:“这是一丝曙光,它让我们相信,还有机会拯救这个珍贵的物种。”
这片充满生命力的土地,不仅见证了阿兹特克人的智慧,也承载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梦想。在这里,每一滴水、每一片草叶都可能隐藏着奇迹。或许,墨西哥钝口螈的故事,将成为人类重新审视自身行为的一个契机。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