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澳大利亚旗舰氢能项目跌跌撞撞
快速阅读: 据《今日日本》称,日本推动氢能供应链(HESC)项目受阻,原计划从澳大利亚进口液态氢,现改在日本国内采购,因澳方对碳捕获与储存的环保疑虑及程序延误。项目目标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但面临高成本和技术挑战。尽管如此,有专家认为应从长远角度看待氢能发展。
日本致力于成为氢燃料领域的领军者,以达成其净零排放目标,但一个引人注目的大型项目却因对其气候资质的争议而陷入困境。氢能供应链(HESC)项目曾被宣传为一项耗资十亿美元级别的尝试,旨在从澳大利亚向日本运输液态氢。然而,由于澳大利亚方面的犹豫不决,HESC项目转而在日本采购氢气,以满足2030年示范阶段的最后期限。
氢能供应链(HESC)项目原本意在利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丰富的褐煤资源,在澳大利亚生产蓝氢。通过世界上首艘液态氢运输船以及位于日本神户附近的大型储存设施,HESC曾被视为展示日本对这种燃料雄心的旗舰实验。HESC项目声称,其目标是最终每年减少约18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日本能源部门在2022年因燃料燃烧排放了9.74亿吨二氧化碳。
日本政府已承诺向HESC当前正在进行的“商业示范”阶段提供2200亿日元(约合14亿美元),项目的完成截止日期为2030年。但为了赶上这个截止日期,该项目现在不得不在日本国内采购氢气。这一决定被认为与澳大利亚官员对该项目环境影响的顾虑有关。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的发言人表示,将生产转移到日本的决定主要是因为澳大利亚方面的程序延误。维多利亚州政府未对多次置评请求作出回应,但澳大利亚官员告诉当地媒体,这是日本公司的商业决策。
东京信息科学大学的大冢直树表示,澳大利亚对该项目兴趣减弱的原因是环保活动家和能源专家强烈反对碳捕获和储存。大冢直树说:“该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维多利亚州政府尚未批准蓝氢项目。”
川崎公司表示,尚未决定在日本采购何种类型的氢气,并淡化了项目面临的挑战。“我们对HESC非常乐观,”发言人说,“建立新型供应链的目标没有改变。”但他同时承认,从本地采购氢气在项目中期留下了一个“关键证据缺口”——即验证碳捕获和储存的效果。剑桥大学工程学教授大卫·塞本指出:“这既困难又充满挑战,并且在任何地方都尚未成功实现。”塞本认为,尽管川崎公司表示将继续进行HESC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但该项目可能会“悄然终结”,部分原因是将氢气输送到日本的成本高昂。要通过海运作为液体运输,氢气需要冷却至-253摄氏度(-423.4华氏度)——这是一个高成本且能耗巨大的过程。
智库澳大利亚研究所的马克·奥格表示:“我认为政府中的明智人士认识到此举是多么荒谬。”日本能源公司关西电力已退出另一个在澳大利亚生产“绿氢”的项目。该公司发言人拒绝就该决定是否因成本上升而做出发表评论。
资源匮乏的日本是全球第五大二氧化碳排放国。日本已经在国内生产了一些氢气,主要依靠天然气、石油或核能,尽管这些方法有限且昂贵。一些专家对HESC面临的挑战持积极态度。国际能源署氢能顾问诺伊·范·赫尔斯特表示,重要的是要采取长远的观点。“通过实践学习”,他告诉法新社。“是的,发展低碳氢市场很困难,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如同风能和太阳能一样,范·赫尔斯特补充道。特别是太阳能的成本大幅下降,接受度远远超出最初的预期,并且速度更快。此外,范·赫尔斯特指出,目前尚无真正可行的替代方案来脱碳钢铁、水泥、船舶和飞机等难以电气化的行业。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