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当局警告称,人工智能驱动的深度伪造勒索骗局不断增加
快速阅读: 据《越南新闻》称,越南公安部警告,网络犯罪分子正越来越多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更复杂的骗局,如深度伪造勒索,呼吁公众加强防范并及时举报,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措施打击跨国网络犯罪。
河内——越南网络犯罪分子正越来越多地利用人工智能(AI)策划高度复杂的骗局,当局发出警告,这标志着从传统欺诈手段的重大转变。
河内市公安局刑事警察分局副分局长李怀男表示,尽管过去的骗局主要依赖简单的冒充,但如今犯罪分子正在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方法变得更加复杂了,”李怀男指出,犯罪分子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图片分享网站甚至数据泄露事件获取受害者的图像。
利用深度伪造软件,诈骗者将受害者的脸叠加到色情或有损名誉的视频上,制造出高度逼真的内容。这些伪造的内容随后被用于勒索钱财,要求支付以换取沉默。拒绝往往会导致威胁升级,包括将视频发送给受害者的朋友、家人或将视频公开发布在网上。
在许多情况下,即使支付了款项,犯罪分子仍然继续要求更多,使受害者陷入胁迫的循环。李怀男指出,对声誉受损的恐惧常常阻止受害者报告事件,从而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这种犹豫正是网络犯罪得以猖獗的原因,”他说。
2024年初,胡志明市警方捣毁了一个利用深度伪造技术敲诈企业家和名人的犯罪组织。该团伙从社交媒体收集图像,利用AI生成敏感视频,并要求数百万越南盾(数万美元)来压制这些内容。一位商人支付了5亿越南盾(2万美元),但面临进一步威胁,促使他向警方报警。迅速的警察反应导致嫌疑人被捕并缴获相关技术设备。
2024年3月,一名河内的高中生收到一条匿名账户发来的消息,附带一张伪造的露骨视频,视频中出现了她的脸。骗子要求支付5千万越南盾(2千美元)以防止视频在网上传播。恐慌之下,她向朋友借钱以满足要求,但她的家人发现了这个骗局并联系了警方,最终抓获了罪犯。
这些事件凸显了高科技犯罪日益增长的危险性,提醒人们注意线上个人数据的安全。
李怀男呼吁公众尽量减少分享个人照片,表示:“暴露的信息越少,被利用的风险就越低。”他建议不要在任何群组中发布私人或敏感内容,并推荐使用强密码和多因素认证来保护在线账户。
当局还警告公众不要下载陌生的应用程序请求访问照片或视频,并鼓励了解深度伪造技术。
“保持冷静、保留证据并立即举报,”李怀男强调说,支付骗子只会助长犯罪的循环。
公共安全部部长梁潭光指出,由技术驱动的犯罪正变得越来越复杂,通常跨越国界进行。
“网络攻击、网络诈骗和与AI相关的犯罪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他提到这些犯罪的匿名性和组织性。
该部正在加强技术反制措施,包括用于调查的软件和VNeID应用程序中的举报功能(项目06的一部分)。
卡巴斯基越南公司总经理吴晋武警告称,深度伪造是当今最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之一。他解释说,犯罪分子利用AI制作极具说服力的图像、视频和语音记录,经常绕过身份验证系统以促成非法交易或破坏安全协议。
卡巴斯基2024年的数据显示,21%的钓鱼邮件是由AI生成的,表明此类攻击的复杂性正在增加。吴晋武警告说,深度伪造骗局只是更广泛威胁的一部分,他还提到一些案例,其中骗子利用被盗的生物识别数据访问银行账户或创建虚假身份。
吴晋武警告说,非技术性的骗局,如冒充银行员工诱骗受害者透露一次性密码或生物识别数据,仍然普遍存在。伪装成合法应用的恶意软件也构成严重风险,允许黑客远程窃取敏感信息。
面对这些日益复杂的威胁,金融机构应主动强化防御并保持警觉,吴晋武说。他呼吁当局加大力度开展公众教育,提高警惕并加强国际合作以应对跨国威胁。
网络管理员应定期检查系统并安装更新以修补安全漏洞,同时部署能够标记电子邮件异常的先进工具,他补充道。及时掌握最新威胁动态至关重要,以便网络安全人员应对新出现的风险。
随着网络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的速度和隐蔽性,部长梁潭光呼吁公民保护自身数据并及时举报事件,以遏制AI驱动的欺诈浪潮的上升趋势。
——越通社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