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过度考虑 CoreWeave 的 IPO。它是一个风向标 — 只是并不适合所有 AI。
快速阅读: 《商业内幕》消息,上周五,专注于AI的科睿唯安在纳斯达克IPO,开盘价39美元,收于41.59美元。作为首家AI领域上市公司,其业务集中于GPU云服务,受GPU供应和客户需求影响较大。科睿唯安的成功与否被视为AI行业新云计算模式的风向标,但其财务表现仍面临诸多挑战。
上周五,专注于纯人工智能的云计算公司**科睿唯安(CoreWeave)**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完成了首次公开募股(IPO)。其IPO定价定在每股40美元,股票开盘价为39美元,盘中一度下跌约6%。然而,最终收盘时股价回升至41.59美元。成立于2017年的科睿唯安是美国第一家专门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上市公司。
该公司主要从**英伟达**采购图形处理器(GPU),并通过软件整合,为客户提供便捷访问高性能GPU的能力,从而优化其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的表现。科睿唯安的未来财务表现取决于两大不确定因素:一是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是否会大幅增长,二是这些工作负载是否会持续依赖英伟达的GPU。因此,外界普遍将此次IPO视为整个AI行业的风向标。
然而,科睿唯安的具体业务结构或许对上周五的首秀表现起到了关键作用,而非直接反映整个AI行业的趋势。该公司客户群体高度集中,而供应商更加集中。此外,科睿唯安负债累累,其数十亿美元的债务以GPU作为抵押品,而这些GPU未来可能存在技术淘汰的风险。
**Thomvest管理总监乌梅什·帕德瓦尔(Umesh Padval)**预测,随着未来12至18个月内GPU供应逐渐改善,科睿唯安提供的GPU计算服务价格可能下降,这或将对其盈利能力构成挑战。“总体而言,我认为这并不代表整个行业的走向,”帕德瓦尔在接受《商业内幕》采访时说道。
除了上市首日的表现外,还有人认为此次IPO更多是在测试一种新的云计算模式,即所谓的“新云计算”,专注于加速计算的新兴公共云服务商。这类服务商通常采用英伟达的参考架构,以最大化其硬件性能。在上周英伟达的旗舰GTC大会上,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特别提到科睿唯安:“他们自称是GPU云服务,我们的优秀合作伙伴之一科睿唯安即将上市,我们为此感到非常骄傲。”
科睿唯安的表现将影响行业内其他公司是否效仿其GPU云模式,以及英伟达是否会进一步扶持类似的业务。同时,这种模式能否长期成功,也将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
**Valdi首席架构师卡尔·莫祖凯维奇(Karl Mozurkewich)**指出,科睿唯安在公开市场的表现将揭示这类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我认为行业非常关注科睿唯安能否长期取得成功。”此外,**Futurum集团首席执行官丹尼尔·纽曼(Daniel Newman)**认为,科睿唯安只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衡量点,不能完全代表整个市场的需求。他补充道,随着人工智能规模扩大和客户群体的多样化,科睿唯安有机会改善其财务状况。
**Third Bridge半导体分析师卢卡斯·凯(Lucas Keh)**也持类似观点,他表示,“目前,科睿唯安超过七成的收入来自超大规模客户,但我们的专家预计,随着公司IPO后的一到两年内客户群趋于多元化,这一比例将有所下降。”尽管如此,像科睿唯安这样的新兴供应商高度依赖少数大型客户的商业模式仍令投资者感到担忧。不过,丹尼尔·纽曼指出,这也是科睿唯安展示潜力的机会,“因为人工智能及其需求不会局限于前7到10家大公司。”
此外,GPU价格的稳定性、设备的过时风险、必要的折旧以及高杠杆化等问题也是科睿唯安面临的挑战。
如果您有任何提示或见解,请联系《商业内幕》记者艾玛(Emma Cosgrove),邮箱:ecosgrove@businessinsider.com,或通过安全消息应用Signal联系:443-333-9088。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