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通过 AI 就绪型 ZBook Fury G1i 和 Z2 Tower G1i 扩展工作站产品组合
快速阅读: 据《Futurum 研究》称,惠普在Amplify 2025活动上推出ZBook Fury G1i(16″/18″)、Z2 Tower G1i及两款AI工作站,专为高性能AI、CAD和3D工作负载设计,配备英特尔Core Ultra和NVIDIA RTX PRO GPU,强调本地计算能力。
惠普在Amplify 2025活动上推出全新Z by HP系列产品
**发布时间:2025年3月28日**
在惠普的Amplify 2025活动上,惠普推出了其Z by HP产品组合的新成员——**ZBook Fury G1i**(16英寸和18英寸两种型号)以及**Z2 Tower G1i**,专为运行高性能AI、CAD和3D工作负载的专业人士设计。这些系统集成了**英特尔Core Ultra处理器**和**NVIDIA RTX PRO Blackwell GPU**,提供了强大的本地计算能力。
—
### **全新工作站发布亮点**
– **ZBook Fury G1i**
– 支持NVIDIA RTX PRO Blackwell GPU,提供16英寸和18英寸屏幕尺寸。
– 配备**英特尔Core Ultra 9 285HX CPU**,集成NPU,性能高达13 TOPS。
– 最高支持192GB DDR5内存、16TB NVMe存储,以及NVIDIA RTX PRO 5000 Blackwell移动GPU。
– 行业首创的三风扇冷却系统,确保AI任务、CAD和3D渲染的高效运行。
– 提供Thunderbolt 5、Wi-Fi 7以及ECC/非ECC内存选项,支持灵活的本地工作流程。
– 18英寸版本号称是“全球最强大的18英寸移动工作站”,相比16英寸版本,提供多达30%的更大数字工作空间。
– **Z2 Tower G1i**
– 支持高达600W的RTX PRO 6000 Blackwell GPU,配备96GB GDDR7显存、256GB DDR5内存和36TB存储容量。
– 采用全新设计的机箱,配有格栅式通风口和相变冷却技术,大幅提升散热性能。
– 支持HP远程系统控制器,方便大规模部署和管理,适合机架安装。
– 惠普称其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入门级工作站”,面向注重性价比的用户群体。
– **AI工作站系列**
– 惠普推出了两款全新的AI工作站——**ZGX Nano AI Station G1n**和**ZGX Fury AI Station G1n**,均由**NVIDIA GB10和GB300芯片**驱动。
– 这些设备旨在为灵活且安全的本地AI开发提供支持,涵盖从训练到推理的所有环节。
– 惠普通过自身的AI软件套件进一步增强了这些工作站的功能,包括用于协作开发的**AI Studio**、用于GPU优化的**Z Boost**,以及用于监控模型偏差和可靠性的**GenAI Lab**。
—
### **分析师观点**
惠普更新后的ZBook Fury G1i和Z2 Tower G1i旨在满足从事AI项目开发的专业人士对高性能的需求。凭借尖端的NVIDIA RTX PRO Blackwell GPU、英特尔的Arrow Lake芯片以及重新设计的冷却系统,惠普正在拓展本地AI计算的选择范围,不再仅仅依赖于Copilot+生态系统中的NPU,而是更多地依靠GPU。
更广泛的工作站系列和品牌调整也体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理念,旨在满足用户需求,而不是强行引导他们去选择可能并不完全符合其具体需求的AI PC配置。
#### **ZBook Fury G1i:AI任务的强力引擎**
ZBook Fury G1i在移动机箱中配备了强大的规格,支持高达192GB DDR5内存和16TB NVMe存储,搭配NVIDIA RTX PRO 5000 GPU。惠普的三风扇冷却系统确保了AI任务、CAD和3D渲染的持续功率。18英寸版本相比16英寸版本,提供了多达30%的更大数字工作空间,非常适合使用Autodesk Inventor等工具的专业人士。
尽管其集成的NPU性能仅为13 TOPS,远低于Copilot+所需的40 TOPS,但惠普通过依赖RTX PRO 5000 GPU成功弥补了这一短板。虽然这些GPU在发布时不可用,但预计将在NVIDIA推出新一代工作站后上市。
此外,Thunderbolt 5、Wi-Fi 7和ECC/非ECC内存选项的设计表明,这台机器主要为高性能的本地工作流程服务,无需依赖云。然而,这种设置也意味着它更适合插电使用的场景,不适合经常出差或追求极致便携性的用户。
#### **Z2 Tower G1i:可扩展的性能与效率**
Z2 Tower G1i支持高达600W的RTX PRO 6000 GPU,配备96GB GDDR7显存、36TB存储容量,以及显著的热力增强——相比前代产品,GPU功率提升了88%,CPU冷却效率提高了67%。其重新设计的机箱采用格栅通风口和相变材料,能够有效应对持续的高强度工作负载。
对于3D艺术家和Revit用户而言,这意味着更快的渲染速度、更流畅的交互体验和更高效的复杂模型处理能力。通过机架安装兼容性和可选的远程系统控制器,IT团队可以轻松实现大规模部署和集中管理。
#### **ZGX Nano和ZGX Fury:本地AI开发的首选**
ZGX Nano和ZGX Fury AI工作站则进一步扩展了惠普在AI基础设施中的地位,类似于NVIDIA的DGX Spark和DGX Station。基于NVIDIA GB10和GB300架构,这些设备旨在支持可扩展、安全的本地AI工作流程,覆盖从训练到推理的全过程。
惠普通过其专属软件套件进一步增强了这些工作站的功能,包括协作开发的AI Studio、GPU优化的Z Boost,以及用于监控模型偏差和可靠性的GenAI Lab。这些集成工具旨在提升开发者的效率,并在整个AI管道中保持完全控制,无需依赖外部云平台。
—
### **关注点与挑战**
尽管惠普在本地AI工作站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需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1. **定价与发布时间**:惠普尚未公布任何新系统的定价或发布时间表,这可能会影响市场的接受度。
2. **NPU性能不足**:工作站的NPU性能仅为13 TOPS,远低于Copilot+所需的40 TOPS阈值,因此需要大量依赖GPU。
3. **竞争压力**:竞争对手如戴尔正在推出类似的基于GB300的工作站,规格相近,竞争激烈。
4. **软件生态整合**:惠普的AI软件堆栈与企业环境的集成能力将成为长期采用的关键因素。
—
### **总结**
惠普通过ZBook Fury G1i、Z2 Tower G1i和AI工作站系列扩展了其工作站产品线,为本地AI开发提供了更多选择。这些设备不仅满足了专业人士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还展示了惠普在推动AI和创意工作流程方面的决心。然而,未来的成功仍取决于惠普能否在价格、性能和软件生态系统方面取得平衡,以及是否能赢得用户的信任。
**图片来源:惠普**
**作者:奥利维尔·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
**研究总监,The Futurum Group**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