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继续将 AI Bot 配置文件集成到其应用程序中
快速阅读: 《今日社交媒体》消息,Meta正悄悄推进AI虚拟形象整合计划,允许用户在Facebook、Instagram等平台上创建和互动AI角色。尽管引发隐私和心理健康的担忧,Meta仍加速推动以提升用户活跃度和广告收入。
Meta曾宣布了一项计划,打算把数百万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虚拟形象整合到Facebook和Instagram上,当时这项决定引发了公众的强烈不满。然而,几天后Meta停止了对该计划的进一步宣传,这件事便逐渐被人遗忘。但实际上,这项计划正在悄然推进。Meta正逐步将更多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创建及互动功能整合到Facebook、Messenger、Instagram和WhatsApp中。
上周,研究人员Jonah Manzano和Ahmed Ghanem揭露了这些应用中出现的一些全新AI功能。首先,Messenger已经允许部分用户访问他们的“AI工作室”。在这个空间里,你可以找到能够对话的AI角色。在AI工作室中,用户不仅可以在电脑端,还可以在移动设备上管理和创建属于自己的AI角色。同样,WhatsApp也通过其AI工作室链接了类似的功能:这使得更多用户能够在需要时轻松找到并和AI机器人进行交流。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种趋势似乎有点孤独。与非人类实体聊天甚至是建立友谊,可能会对未来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不过,Meta仍在持续推进这项技术,我们只能在“创新”之后再去面对随之而来的后果。目前,你可以在Messenger上与AI机器人进行对话,并且可以创建自己的AI角色,为它设定个性化的风格和特征。Instagram也希望通过“创建”工具中的新AI选项来加强这一功能,你可以在其中构建流媒体中的AI角色。Instagram早已开发了一系列人工智能创作工具,可以根据不同需求生成用户定制的角色。随着Meta继续推行其AI计划,这个功能正逐步向更多用户开放:不久之后,你甚至可以为你的AI角色添加声音。这些都是Meta重新塑造应用内对话的一部分,目的是通过自动化角色提高整体活跃度。
实际上,去年年底,一位Meta代表透露了公司的计划,即把数百万个AI角色引入其应用,包括个人资料、简介等内容。这些AI角色会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发布帖子、发表评论并与他人互动,许多用户可能根本无法分辨出这些并非真人。我的意思是,Facebook用户已经在大量使用各种AI生成的虚假图片。显然,设计得像真实人物的AI机器人也将引发互动,通过模拟真实的互动和令人愉悦的反馈机制,推动Meta旗下应用的使用率。
但这确实显得有些欺骗性。并且随着人们越来越依赖机器去完成原本属于人类互动的事情,这在未来可能会引发心理健康问题。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我们已经从社交媒体中学到了类似的教训。平台为了最大化参与度而不惜一切代价,这现在引发了关于心理健康影响以及算法定义的内容流对年轻用户影响的担忧。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地区现在开始限制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原因,因为已有明确证据表明社交平台与反社会行为乃至犯罪行为之间存在联系。
然而,尽管参议院召开了多次听证会,进行了多次调查,并发布了多份关于社交媒体成瘾影响的报告,我们如今却在加速AI竞赛中重蹈覆辙。开发者们积极地推动技术创新和普及,尽量减少障碍。中国及其快速发展的AI技术成为了推动这种趋势的借口。但与此同时,这场竞赛中忽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
无论如何,AI机器人确实是令人兴奋的存在。现在,你可以在社交应用中与它们聊天,与非真实实体建立“真实”的关系。这更像是另一个应用类别。这或许有益,但应该将其单独划分为一类,而不是将类人化的资料整合进现有的系统中,冒充其他事物。但对Meta来说,更多的参与度意味着更多的广告和收入。我能理解Meta为何急于迅速推进这项技术,但在许多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将类似人类的资料整合进现有系统,可能会带来一些伦理和心理上的隐患。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